五勤记·233记:《我的姐姐》一半现实一半剧情
一部电影和一篇作文一样,它是有特定的观众和读者的。什么是感同身受?前提得有相似的经历。自然大家对电影讲述故事的方式也是见仁见智。
《我的姐姐》的时代背景是在二胎放开前,因为受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很多家庭依然会选择冒着政策风险生二胎,特别是一些事业编的家庭,原本就应该起表率作用,因为超生丢掉公职是常有的事。越不能生的年代,越多人想生,也就不可避免出现姐弟年龄悬殊的情况,这一点倒挺符合二胎在2015年放开后,上中学的姐姐照顾年幼弟弟或妹妹的事实。显然这也是出于共情的考虑,不分时代,能兼顾更多的观众。
电影出于故事的考虑,常常把现实生活种几个人的故事放在一个人的身上,姐姐的不断选择,在现实中不是有没有的问题,关键是基本不太可能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人再有个性,也得屈服于生活。现实中的姐姐在第一个剧情反转的环节,大概率会与相处几年的同事男友结婚,已经失去了父爱和母爱,往往是缺少安全感的,而婚姻是弥补的最好方式。
剧中的姐姐要考研,要重新调整高考被父母改了志愿的方向,其实交了男友那怕结婚后考研的也大有人在,有些选择,不一定要很激进,鱼和熊掌只要调和的好是可以兼得的。
假设剧中的姐姐自己到北京读研,现实中确实有人不愿意受到太多感情的羁绊,那年幼的弟弟在亲人家中寄养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虽然关心她的姑妈家庭条件并不好,还有一个不干正经事的舅舅,但也不至于养不活一个人,姐姐是可以安心去读书的,顶多把车祸离世父母的老房子卖掉,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在缓和中解决。
当然这样讲故事带动不了观众的情感起伏,也撑不起一部电影的内容。于是设置了车祸酒驾肇事者出于良心上的愧疚,帮姐姐的弟弟找了一个好人家。这家人好到那里呢?一定是大部分普通人高不可攀的那种,这样才有对比,才能为背后人物的塑造加分。
上市公司老板,开豪车,住带大院子的别墅,这样的人家要领养一个已经上了幼儿园中班的懂事孩子,在国内基本上不太可能发生。但电影的手法就是要有强烈的反差。就像小富人成为大富人这样的故事肯定不如底层人士成为大富翁的情节更有英雄感。
假设现实中确实有大户人员领养,而非资助,姐姐最后不愿签《协议书》这个情节,作为影片最后的升华部分一般也不太可能发生。
影片中人物故事情节的反转从来不用考虑沉默成本,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重大选择可不是随意的耍性子,选择的背后都有代价。
但电影需要怎样的升华部分,好比一篇作文的结尾,你必须得传递出让人产生正向思考的东西。
电影是成人的童话,它抚慰心灵,成就每个人心中想象的美好。
影片最真实的部分,我觉得是姑妈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的命运和不满足于只有女儿,使命要生一个男孩的家庭,ta们是影片一半现实一班剧情中,是最不需要刻意塑造的前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