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讲:“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生活中,有的人得到他人的赞扬,就喜不自胜;受到别人的批评,就沮丧失落。把他人的评价、脸色,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内心时刻被外界牵引,难以找到真我,故而显得愚昧无知,过得胆战心惊,活得浑浑噩噩。
明朝时,有一个巡抚叫李纨,少年时父母早亡,暂住在哥嫂家。虽然家境贫苦,但是酷爱读书,常常去书院外旁听。但是嫂嫂经常明里暗里的冷嘲热讽。每当他读书时,便说:“野鸡当不了凤凰,别百日做梦了。”还总是给他安排最重最累的活儿,哥哥知道后也总责备他“不务正业”,耽误了做工。每当这时,他都沉默不言,不予辩驳,得空后继续读书。后来,高中进士,做了大官。
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眼界不同,若是一味活在别人的脸色里,过分在意他人的想法,只会让自己纠缠在琐事中,最终蹉跎了光阴。
古人说:“欲为大树,不与草争。”站得高、看得远的人,不逞一时之强,不争暂时高低。看得了脸色,压得住脾气,受得了委屈,心有乾坤,目有所向。
走好自己的路,不解释,不争辩,不多言,才是最清醒明智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