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冕宁人,彝人,深深地感动于自己出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这个卫星升起的地方,红军路过的地方,有幸读了(记刘帅)一书,至此才真正的了解这段动人的历史,现有关彝族首领小叶丹与刘帅的故事分享给大家,感受我们民族大团结的见证。
结盟所谓黑骨头是彝族社会中的奴隶主阶级,白骨头是奴隶阶级,其中有许多是被黑彝掠去的汉人或其他民族的人。千百年来,汉族把土著的少数民族赶到了大山里。他们的人口也日渐减少。黑彝在相隔遥远的各部落之间交换俘虏,使俘虏在深山大岭里摸不清道路而不能逃跑。他们渐渐地也就变成了彝人,帮助他们的主人对付汉人。早在元代以前,汉族朝廷为了镇抚少数民族,给少数民族的首领封官,到元,明,清三代成为制度。这些官职是世袭的,有文官有武官,通称为土司。历史上帮助清朝攻打石达开的,就是这种世袭的土司。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诸葛亮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最人道,最讲信义,也最有成效。人们熟知的七擒七纵的故事,虽然是大小说家罗贯中的艺术创造,但是诸葛亮收服了孟获确有其事。他五月渡泸,渡的就是金沙江。目标就是收服那个当时为夷,汉所服的孟获,以求夷汉初安,诸葛亮在政治上坚持和抚的方针,在军事上坚持攻心为上的策略。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诚信待人,重用孟获,后来还调孟获到蜀朝廷做官,官至御史中丞,职掌监察大权,威慑百僚。特别是,诸葛亮十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又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和文化,做了许多好事,所以至今传颂不衰。可是在以后一千七百年内的历代统治者,再没有几个能赶得上诸葛亮的,而且反其道而行。到了国民党刘文辉统治这一带的时候,民族仇恨有增无减,这等于给红军创造了条件,红军和彝民团结起来反刘家,成了红军接近彝民最有效的口号。裸裸国大部分属于冕宁县。国民党县长弃城而逃,红军不战得城。彝族有十几个部落,县城监牢里关了不少部落首领。国民党政府把他们作为人质。彝族人民不听话,就杀这些头头。红军释放了这些头头,还请他们喝酒,向他们宣传红军的道理,同时了解情况。有些头头懂些汉语,也愿讲一些,有的还表示愿意带路。但是红军这篇大道理哪能一下子说清楚。看得出来,他们对任何汉人都充满了敌意。能让他们对这些新来的汉人产生一点惊奇和疑惑。多少感到一点这些汉兵与别的汉兵不大相同,这就算很有收获了。第二天黎明,先遣队从冕宁县城出发,早晨刚刚进入彝族区。就听到几声土炮响。原来是最大的两个部落在打冤家。一方是咕基家,一方是罗洪族。罗洪族态度敌对,想袭击红军。红军打了几发信号弹,把他们吓跑了。咕基家想要红军帮忙,表示友好。红军当然不支持一方打另一方。但是为了过路,必须利用这次机会做工作。刘伯承亲自出面,去会见咕基家的首脑。刘伯承身材魁梧,气度不凡,从马上下来。小叶丹个子高大,年轻英俊,带着一批随从。谈判立即开始,小叶丹提出要跟刘伯承结拜为兄弟。刘伯承欣然同意。他在川军多年,对旧社会喝血酒,结金兰这种事熟悉。也深知少数民族有拜天地,行盟誓的习俗。团结少数民族,也必须以诚信待人,首先是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只有不脱离他们已有的经济文化水平的基础,才有可能帮助他们,封建时代的伟人诸葛亮做得这样好,共产主义者理应做得更好一些。结拜的仪式在山谷间一个名叫袁居海子的小湖边举行。小叶丹的人拿来一只大公鸡,舀了两碗湖水,剖开鸡嘴。鸡血滴到碗里。两人在湖边跪下,神情肃穆。刘伯承双手捧起一只碗来,庄严地用彝语高声说道,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今天与小叶丹结为兄弟,同生共死,如违誓言,有如此鸡。说完,一饮而尽。小叶丹也说了同样意思的话。把另一碗水喝了。结盟的仪式很简单,但是很庄重。小叶丹牵来膘光闪亮的骡子送给刘伯承,刘伯承解下自己的手枪作为答礼。少数民族信鬼神,现在双方昭告天下,成了兄弟,他们那豪爽的性格便充分显露出来。红军在危难之中,更感到这种手足之情多么宝贵,仪式完毕,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时近黄昏,夕阳映红了半边脸。经过考虑,通过彝族区有一百多里路,不如明天一早出发。他请小叶丹和他的随从一起回到先遣队指挥部住地,指挥部买来全村的酒,招待这些彝族兄弟。他们彻夜交谈。他们劝小叶丹不要打冤家,彝族不要自相残杀,要团结,还要同汉族穷人团结,大家一起来闹革命,小叶丹没见过这么好的汉人,而且这么多。特别是像他盟兄这样的大人物,这么诚恳友好,谦和坦率。他祖祖辈辈没听说过,这个饱受苦难,纯朴豪迈的人显然被他所见所闻的一切深深打动了。他表示要跟他的盟兄一样闹革命,他们的咕基家整个部落都要闹革命。于是批准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咕基支队。后来他果然闹起革命来。咕基支队几年内几次重创了国民党地方军阀邓廷秀的部队。六年之后,1941年,他中了邓廷秀的计,在冕宁大桥镇被杀。他被害九年之后,1950年5月21日,一群彝民来到解放不久的冕宁县城驻军司令部。来找他们的刘伯承伯伯,他们带来了当年的中国工农红军咕基支对的旗子。小叶丹死前叮嘱他的妻儿一定要把它保藏好,将来去找刘伯伯。这面光荣的旗,至今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