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将此文献给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许芹 (Huie Kin,1854. 8 .8 -1934.1. 8 ),出生在广东南部的新宁(今广东省台山县),早年为圆发财梦,孤身闯荡美国,成为纽约基督教长老会的第一位华人牧师,是“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支持者和好朋友。
许芹有一本《许芹传记》(REMINISCENSES OF HUIE KIN), 英文,1932年在北平首版。由当时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1882-1961,耶鲁大学法学博士)作序。这本回忆录,在国内很难找到,据悉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纽约公共图书馆里还有藏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最好能翻译成中文出版,让国内读者能够了解中国第一代移民的励志故事。
十九世纪50-70年代,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经过冒险商人、土地投机者的添油加醋,消息迅速扩散,美国沸腾,世界震撼。成千上万的淘金者涌到加州,激发了世界性的人口流动潮流。在“淘金热”刺激下,加之国内的经济压力和政治动荡,我国沿海省份有数百万人移居国外。
这种背景下,1868年,许芹的父亲抵押了家产、借得30块大洋,给许芹买了一张到旧金山的船票。就这样,14岁的许芹跟随他的表兄,乘帆船穿越太平洋,从香港来到美国谋生。
许芹初到时,在加州奥克兰(Oakland)的农场做帮工,那时他每礼拜随着他的雇主去做礼拜,雇主看他勤奋好学,就帮助他学习英文。1874年,20岁的许芹就在那个教堂受洗,成为基督教徒。他的雇主和教堂的牧师认为他天资很好,所以资助他到美国东部念书。许芹于1880年进入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雷恩(Lane)神学院学习,又转到宾夕法尼亚州的日内瓦学院进修英文,后毕业于西宾州大学(今匹兹堡大学)。
许芹31岁时,于1885年受基督教长老会所派,到纽约市的华人中开始他的传教生涯。后来,长老会用教友的捐款在曼哈顿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买地,建了纽约第一华人长老会教堂(FirstChinesePresbyterianChurch),由许芹主持(他成了纽约的第一个华人牧师)。
在纽约,许芹结识了荷兰移民的女儿露伊丝.范阿伦(1864-1944,Louise Van Arnam)。许芹向露伊丝求婚,遭到露伊丝家人的坚决反对。露伊丝的家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他们还是不能接受跨种族婚姻,而且他们很清楚露伊丝嫁给一个华人将因种族歧视而受苦一生。然而露伊丝执意要嫁给自己所爱的人,至于跨文化婚姻,她说“一切交给上帝”。两人于1889年结婚,那时华人与白人结婚尚属少见,露易丝还因此失去美国国籍长达几十年。
许芹夫妇许芹深爱他的华人同胞,一生致力于救助在美华人,为华人谋求福祉和权益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当时的纽约华人社区深有影响并受到众多华人的尊敬和爱戴。
民国“开国元勋”孙中山、王宠惠,也是他家的房客,在那里策划革命。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十九世纪80年代,在香港读大学的时候就皈依基督教,教名“日新”。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1.1.-1912.4.1)。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领袖,意义非凡。
王宠惠(1881.10.10.-1958.3.5),字亮畴,祖籍广东省东莞市,出生于香港,基督教徒。他是近代中国第一张新式大学文凭的获得者(目前该证书收藏于天津大学),1902年王宠惠转赴美国留学,先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后转入耶鲁大学攻读法学博士。辛亥革命后,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
民国成立前的孙中山,这位“广东的穷医生”,自始至终在做一件事:筹款、起义、失败,再筹款、再起义、再失败···
1904年,孙中山第二次来到美国本土,在旧金山登岸,沿途进行宣传和筹款活动,由于一时很难打开突破口,他把目标转向留学界及国际方面的支持力量。不久孙中山抵达纽约,居住在纽约第一华人长老会教堂中。该教堂主持牧师许芹是孙中山的广东老乡,这样,纽约第一华人长老会教堂就成为孙中山和革命党人的活动据点。
巧合的是,耶鲁大学的法学博士王宠惠,是孙中山同乡兼故交的儿子。孙中山电邀王宠惠到纽约长老会教堂,两人一起参考美国《独立宣言》的结构框架,发表了《中国问题之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这篇英文宣言。
孙中山寄居许芹家中的20余天中,与王宠惠等几个在纽约的中国留学生,天天畅谈,深入交流政治构建的设想。受到启发,孙中山提出将“三权宪法”(立法、司法、行政)发展为“五权宪法”(立法、司法、行政、监察、考试),使这五种国家权力能够相互制衡,相互促进。
这次8个月的旅美之行,孙中山完善了革命理论体系,获得海外留学生精英的支持,从而为民主革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力量。
王正廷在《许芹传记》“序”中说:“1911年之前,导致共和国建立的的革命运动就主要依赖海外中国公民的支持。”
许芹的人品加上华人牧师的身份,他的教堂成为中国留学生的活动中心。
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初,同样掀起一股留学热潮。与如今大多倾向于欧美留学不同的是,当时的年轻人大多选择留学日本。
清朝末年的甲午海战(1894年)后,国人心目中的强国就是近洋的日本国。由于那时中国人去日本变得像去上海一样容易,并且不需要签证,到日本的船票又便宜,所以中国学生到日本留学的人数最多。
但,自1872年清政府派遣留美幼童(年龄最大16岁最小的10岁),继以1908年美国决定将巨额“庚子赔款”用以资助中国学生留学以来(庚款留美生1909年6月开始招考),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到后来(上世纪三十年代)反超日本。
1872年—1920年间,美国共有72所大学和20所中学招收中国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排名前五的学校依次是: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1920年代以后留美学生越来越多,而1922年和1933年的数据显示,哥伦比亚大学仍然是北美大陆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学校。
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众多、出类拔萃,胡适、蒋梦麟、陶行知、张伯苓、陈鹤琴、唐绍仪、马寅初、金岳霖、蒋廷黻、孙科、陈公博、顾维钧、康同璧(哥大第一位中国籍女毕业生)等知名人士均毕业于该校,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陈焕章(1880-1933,清末民初思想家,1911年获哥大哲学博士学位)的文章,说明了当时国人的看法。哥大位于国际大都市纽约,“欲观全球之新文明,纽约其选也”,这里打工方便,“校内之自费生其谋生业于校外,以充学费者”,且华人众多,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和中国有关的收藏引人注目,在华传教的机构总部和办公室大都在纽约。另一方面,哥大的修学政策对外国学生一视同仁,且为中国学生特别设立研究生奖学金,还开设有中文系,“教授吾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及文学美术政治风俗种种”,对中国学生需求最了解。基于这些原因,陈焕章得出结论:“最宜乎中国学者何校乎?曰哥伦比亚哉。”
纽约第一华人长老会教堂,位于曼哈顿大学街(Huie'schurch at225 31stStreet,NewYork City),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旁,而周边如耶鲁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也只要2小时的车程,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把许芹的教堂当成打卡之地。
许芹与露伊丝结婚后,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和六个女儿。三个儿子都和美国人结婚,留在美国,事业都还做得不错。六个女儿全部大学以上学历,大多是名校毕业,而且全部嫁给中国留学生,又全部跟随老公回到中国。
许芹夫妇及子女许芹夫妇1917年退休后,就回中国定居。许芹1934年在北平去世,埋葬在本土。他的夫人露伊丝回到美国,在1944年去世,埋葬在纽约。
大女儿,许海丽(1893-1991),纽约城市大学亨特(Hunter)学院毕业,嫁给耶鲁大学森林学院毕业的张福良;
许海丽和张福良二女儿,许雅丽(1895-1980),哥大师范学院毕业,嫁给耶鲁大学本科毕业、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晏阳初;
许雅丽和晏阳初三女儿,许灵毓(1897-1970),哥大师范学院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女院首任院长,嫁给哥大博士朱友渔;
许灵毓和朱友渔四女儿,许海兰(1899-1995),康奈尔医学院毕业,嫁给普林斯顿博士桂质廷,一直在武汉大学教书;
许海兰和桂质廷五女儿,许淑文 (1901-1990),Wooster College体育系毕业,在燕京大学教篮球、羽毛球等,嫁给哥大博士周学章;
许淑文和周学章六女儿,许缇兰(1902-?),哥大硕士,嫁给霍普金斯毕业的王义晖,两人都在协和医院任教。
许芹的六女婿,王义晖(1899-?),资料不详,暂且不表。
许芹的大女婿,张福良(1889-1984),江苏无锡人,1909年(宣统元年)6月,报考首批庚款留美生被录取。同年10月进入耶鲁大学森林系,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张福良回国后,到号称“中国的耶鲁”的长沙“雅礼大学堂”任教,曾担任该校中学部主任。后来,张福良到江西搞乡村建设,直到1949年出国。
这里科普一下,“庚款”就是指“庚子赔款”。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
1901年(辛丑年)9月7日(距今整整117年)上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西方人称为“拳乱赔款”(Boxer Indemnity)。
1909年起,美国为了文化渗透,制订一个教育计划: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庚款奖学金)。1909年6月,招考了第一批庚款留美生,从630考生中录取47人,上述的张福良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上榜的还有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成绩为第六名)。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庚款留美生,400人录70人,“民国大先生”胡适以第55名的成绩入榜。第二批另外还备取70人,则被录入于1910年至1911年间所成立的“清华学校”,作为留美预备班。从1909~1932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1071名。如果加上后期一些间接接受庚款资助的留美学生,总人数大概在2500名左右。
许芹的三女婿,朱友渔(1885-1986),上海县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书院(后来叫圣约翰大学)。在该书院,他是杰出的学生和运动员。他还是该书院院刊《Echo》和《Dragon》的编辑。1907年,朱友渔从圣约翰书院毕业,是首批4个毕业生之一,获得文学士(A. B.)学位。在母校任教2年之后,他于1909年夏赴美国留学,先入纽约市总神学院(General Theological Seminary)学习社会学,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系,在哥大获文学硕士(M. A.)和哲学博士(Ph. D)学位。
朱友渔的博士论文为《The Spirit of Chinese Philanthropy》(中国慈善事业的精神),这篇论文是首部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传统及其精神的经典之作,论述了中国古代先哲的慈善思想,中国历史上对鳏寡孤独者的各种救济方式,并特别分析了宗族、村庄、行会等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直到现在,这篇论文大量出版发行,是社会学的经典教科书。
1912年8月,朱友渔回国,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燕京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同时是中华基督教圣公会主教。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平协和医院逝世。在协和医院的小礼堂里,大家为他举行了私人的基督教追思礼拜,紧接着才举行非宗教的公开国葬。
时任燕京大学神学院院长兼牧师的刘廷芳(1892-1946,耶鲁大学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与心理学博士学位),因在中国教会有极高的声望,加之与宋家关系深厚,故被邀请主持孙中山的安息礼拜。
时为基督教圣公会主教的朱友渔,也被邀前来参加安息礼拜。
刘廷芳在朱友渔的协助下,完成了孙中山逝世祭吊仪式。刘廷芳宣读的悼文《请看吧,这里来了个白天做梦人》,情辞并茂,文后被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演讲录》所收录。
朱友渔长期从事基督教事业(公益慈善),轮流在中华基督教圣公会的各大教区担任主教。
在无锡市的中心地段,坐落着一所基督教堂,红色的哥特式教堂及钟楼,矗立在一片绿地之中。该堂原名“圣十字堂”,属中华基督教圣公会的江苏教区。这是一座历史底蕴丰厚的圣公会百年教堂,名列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朱友渔很长时间都在这里担任主教。
许芹的五女婿,周学章(1892-1945),字焕文,天津人。中国近代知名的教育家。早年就读于天津省立师范学院,保定高等师范学院,由于学习成绩卓越,获得省政府公费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教育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讲师,兼任中国留美同学会东部会长。
周学章1923年回国,任厦门大学教育系教授,后任省立河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曾代理校长。1926年受聘到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燕京大学(校园位于北平“燕园”,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校区),任教育系教授,主讲“教育学”。1935年任燕京大学教育系主任。
上世纪20-30年代,由晏阳初(周学章夫人的姐夫)主导的“定县实验”获巨大成功。为了实现华北农村改造的大联合,1936年4月,华北农村改造协进会在北平成立。晏阳初被推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协进会由六个机构组成,各有分工。6个机构为:平教总会、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金陵大学。各个机构都拿出最擅长的看家本领,在华北平原开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
燕京大学的分工,是负责教育及社会行政。身为燕京大学教育系主任的周学章,怀着创新精神,不畏世俗,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乡村教育专业。此外,周学章在1937年还创立了两个实验区作为教育系的实践点,分别叫做诚孚实验区和冉村实验区。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的国立大学纷纷南迁,而燕京大学仍然在“孤岛”上奋战,成为了中国想要求学的人们一个理想之所。从七七事变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四年半里,燕京大学保持着办学的常态。担任校长的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策略性地强调燕大是美国学校,悬挂起美国国旗,以防日机轰炸,还聘请了一位会说日语的燕大校友为校长秘书,与日方周旋。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珍珠港,爆发太平洋战争,日本不再顾忌美国方面的反应。在战争爆发的当天早晨,早已对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心怀不满的日本宪兵队闯进“燕园”,对学校实行包围和封锁,并逮捕了燕大师生18人,周学章也未能幸免。虽说在狱中备受苦难,但英勇不屈。释放后生活艰苦,但不为利诱。
1945年,周学章因脑溢血在北平寓所逝世,终年52岁。
由于各种因素,周学章在近代教育界的声誉不及其他同时代的教育家(比如他的连襟:晏阳初),中国近代也很少提及他。然而,他对中国教育事业还是起到助推作用的,对于乡村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的。周学章被誉为“河北教育界的人杰”。
许芹的四女婿,桂质廷((1895.1.9-1961.10.24),祖籍武昌青山(今武汉市青山区),生于湖北省江陵县沙市镇(今沙市市)一个基督教神职人员家庭。桂质廷幼年即受过洗礼,因为他是神职人员子弟,可以免费进入教会学校,所以1909年到上海,先在圣约翰读中学,以后又进入大学读了两年。1912年,桂质廷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高等科文科。因他英文成绩很好,毕业后留校担任了一年中等科英文教员。1914年由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保送美国留学,弃文从理,先后获耶鲁大学物理学学士、康奈尔大学理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许芹的二女婿,晏阳初(1890.10.26-1990.1.17),四川巴中县人(今巴中市巴州区),生于县城有名的私塾教师家庭。1903年,由大哥晏桐轩护送到保宁府(今四川阆中)的西学堂读书,入学第二年(1904年),晏阳初自愿接受了洗礼。后又到成都的华美高等学校继续学习,两年后因英文好应聘到中学当英文教师。1913年,在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史文轩的资助下,到香港求学。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HKU),三年后转入美国耶鲁大学半工半读,主修政治经济。1918年耶鲁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历史学,获硕士学位。1928年6月,领受耶鲁大学荣誉文学硕士学位。1944-1945年,美国锡拉丘兹等3所大学授予晏阳初荣誉博士学位。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进入第三个年头,美国对德宣战。同年8月,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后,许多来自中国农村的青壮年华工被征用到欧洲战场,修工事、挖战壕、运枪炮,生活非常艰苦,卫生条件极差,又常年远离家乡,再加上语言不通,生活异常艰难。因此,在学生中极有号召力的两个基督教组织“学生志愿往外国传教运动”和“基督教青年会”,向各个大学征召中国留学生志愿者,去帮助欧洲战场上的华工解决各种困难。
当时正值桂质廷获耶鲁大学理学学士学位,随即进入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而晏阳初在耶鲁还没毕业。但这没妨碍他们报名应征志愿者。
1918年6月,晏阳初参加完毕业典礼的第二天,即踏上走向法国战场的道路。桂质廷也放下自己的学业,启程前往法国。当时,共有一百多位中国留学生去到法国战场的华工营。
他们教华工识字、为华工代写家信,做翻译,协助做各种改善华工生活的服务工作。
同年11月,战争结束。华工与英法军方的工作合同多未到期,且因交通工具不足,多数华工滞留原地。晏阳初、桂质廷等留学生志愿者的工作,仍继续进行。
在法国华工营,晏阳初感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索性创办一个华人识字班。创立了“导生制”,以学生引导学生,即识字班的毕业生分别教导新学者。选择极其常用的字和词,再加上华工的通俗口语以及平时家信习用的词语,从中筛选出千余字,作基本教材。
没想到,识字班里的华工进步神速,短短时间就学会了许多汉字的写法。为了巩固华工的学习,晏阳初创办了《驻法华工周报》,这可能是中国报刊史上的第一份工人报纸,发行费用由基督教青年会赞助。
《驻法华工周报》第一期不久后,晏阳初收到一封华工来信,信中写道,谢谢先生的周报,让自己知道了天下事。但报纸卖价太低,自己愿意捐出3年的积蓄——365法郎来支持周报。这让晏阳初深深地感动,这些被认为没有脑筋的人,并不是真的愚昧,只是因为没人教他们啊!
从此,晏阳初步入平民教育生涯,立志为这件事奋斗一生。
1919年6月,旅法满一年期限,晏阳初、桂质廷赴美继续求学。
桂质廷这次进入了康奈尔大学,研究无线电,1920年获硕士学位。晏阳初获奖学金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主修历史学,1920年获硕士学位。
桂质廷、晏阳初都是在1920年回国,又都于1921年的上海滩完婚。桂质廷与许海兰结婚、晏阳初与许雅丽结婚。
桂质廷回国后,先后在北平协和医学院、长沙雅礼大学任教(在该校期间,与连襟张福良同事)。1923年受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资助,桂质廷再次赴美国深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K.T.康普顿教授,研究气体放电及其相关光谱特性,并于1925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学成归来,又回雅礼大学任副教授,之后去了东北大学、沪江大学任教。1939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曾任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等职,为物理系的建设和电离层研究实验室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晏阳初回国后,就开始了平民教育的社会调查,先后辗转19个省。调查结果显示,当时中国约有85%的人不识字,这巨大的数字让晏阳初更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信念,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口号,切实推动平民教育计划,在长沙、烟台、嘉兴等地,开展市民、士兵、农民的平民教育识字运动。
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简称平教会)在北平成立,由晏阳初主持工作,并吸收社会各界名流加入,包括陶行知、张伯苓(南开大学校长)、蒋梦麟(北京大学校长)、周怡春(清华大学校长)、周作民(金城银行总经理)等。
随着工作的深入,晏阳初发现大多数文盲不在城市,而在乡村,于是平教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经过实地调查,1926年时,河北定县成了他的“根据地”。
为了获取当地居民的信任,晏阳初还到定县翟城村国民小学任教一年。
1929年,平教总会迁往定县,晏阳初也举家从北平迁至这里。北平至定县,不过200多公里的距离,但跨越的却是几个世纪的空间。晏阳初入乡随俗,很快“乡土化”,着一袭长衫,骑着小毛驴行走在田间,抛开一口流利的英文,用带着四川乡音的普通话并夹杂着才学的当地方言,教乡亲们识字。
除教识字外,晏阳初和他的平教会同仁,还收集民间文艺资料编写读物,设立电台,开展农民戏剧;指导村民修建井盖与消毒,以减少通过饮用水传染的疾病;向旧式产婆普及医学常识,建立保健所,培训合格医生;为村民引入优良棉花和蛋鸡品种;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在他的引领下,许多留洋归来的博士,携手而来扎根在定县,参与各项事务,为村民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就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著名的“博士下乡”。
1934年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以“定县实验”经验为指引,平民教育运动辐射到全国,如:梁漱溟的山东邹平乡建、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后来,晏阳初及平教会又以湖南衡阳、四川巴县歇马场(今重庆北碚歇马镇)等地为基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
1943年春,民国政府委派晏阳初、桂质廷等“六人教授团”出访美国,去意是利用他们在国内外的声誉,以个人身份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敦促美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加速日本侵略军的灭亡。他们每到一处都发表演讲,介绍中国抗战情况,博得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同情。
在美期间,胸怀“科学救国”的桂质廷,一手促成了武汉大学与美国标准局合作研究电离层的计划,并于1945年回国时,带回一台高端的科学仪器。他为中国科教事业和武汉大学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晏阳初在美国游说期间,收到一份惊喜。在纽约举行的纪念哥白尼逝世400周年集会上,被西半球各国数百所高等学术机构,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伟人”(共10人)——即后来许多文献说的“十大伟人”,另外获选的还有:科学家爱因斯坦、美国哲学家杜威、汽车大王福特、卡通画家迪士尼等。晏阳初是其中唯一的东方人。
爱因斯坦、主持人、晏阳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桂质廷一直在武汉大学,为中国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他加入了九三学社,并担任九三学社武汉分社筹备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届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并当选为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至四届代表。
1961年10月24日,桂质廷于武汉病逝,享年66岁。
为纪念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在1985年1月9日桂先生90岁寿辰这天,武汉大学、九三学社及桂先生的学生、家属共同设立了武汉大学“桂质廷奖学金”。在国家史册中,桂质廷先生逝世后与1961年先后逝世的著名军事家陈赓大将、杰出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等11名知名人士一起列为《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1961)》记载的本年度重大事件之七(共十一件),将他们永远载入国家史册以示尊重。
1950年起,晏阳初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离开祖国,成立“国际乡村改造学院”,把自己的事业推广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在更为广阔的天地进行国际乡村改造运动。提出“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的口号。由于历史原因,他的名字在中国淡出人们的视野几十年。
1960年起,哥伦比亚大学,有一项研究计划——编撰《民国名人传记辞典》,晏先生的档案,就陆续移交给哥伦比亚大学保管。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吴相湘受邀到哥大,研究中华民国人物史,协助哥大编撰“民国名人传记辞典”。
1981年,中文《晏阳初传》在台北出版,作者就是吴相湘。吴教授原计划要写《孙中山传》,但后来改变计划,先着手写的晏阳初。全书近80万字,所得稿酬全部捐献给“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作基金。2001年,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旗下的岳麓书社,再版了这本书。
1985年9月,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之邀,晏阳初回到阔别36年的祖国参观访问。
1987年6月,应全国人大邀请,晏阳初再次回国考察。
1988年10月21日,晏阳初98岁寿辰,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发来贺电。(注:晏阳初的实际生年是1890年,但以前公开使用的是1893年,故贺电中的95岁其实应该是98岁。以下同。)
里根总统发来贺电 晏老98岁生日照(照片上为95岁)1989年10月25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致晏阳初99岁寿辰贺词称:“您一生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平民,给了众多美国人极大的鼓舞。”
1989年10月25日乔治•布什发来贺电1990年1月17日,晏阳初病逝于美国纽约,享年一百岁。
晏先生亲身从事乡村建设,在中国实干了三十年,以后在第三世界又实干了四十年,誉满全球,被公认为是世界乡村改造和平民教育之父。
1991年6月,为纪念晏阳初,四川巴中建立了晏阳初博士史迹展览馆。1998年,展览馆迁建巴中东郊的白塔山。2003年对该馆进行扩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晏阳初纪念馆。2005年,晏阳初纪念馆更名为晏阳初博物馆。
如今,许芹的后人,先后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繁衍,已成400多人的大家族。
1950年,二战后第一次家庭聚会他们有很强的家族观念,互通音信,保持联系。每4年,要在马里兰州的一家旅馆举办大家族聚会。许多家族成员外表都不是黄皮肤黑眼睛,外人也许不容易看出来他们共同拥有一个中国人的祖先。
二〇一八年九月七日
二当家于重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