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5
我很开心,因为出生在七月,每次生日都逢放假,所以每次我都会收到很多很多的生日祝福,尽管只是一句简单的“生快”。
我很开心,因为我的高考结束了。总算不再痴痴地望着自己达不到的那个目标心酸了,不再害怕在学校遇见尴尬的气氛了。
我很开心,因为我要成年了。我再也不用将中学生守则铭记在心,再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孩子而恃宠而骄了,我可以有权自己去旅行,自己去看演唱会,自己坐上火车等待异域的风光,在那里和一群新的可爱的人坐在街边喝着我并不觉得好喝的啤酒。
于是,当面对成年人身份的时候,我有些惶恐,有些不安,有些留恋。
于是,当过去的种种历历在目时,当很多错过我都无法挽回时,那么这次我选择纪念。
/关于人生/
你会用什么评价你的人生呢?我见过很多同学啊,例如初中时毕业直接去工作,现在事业顺风顺水还找到了自己爱的人准备共度余生,例如一到大考就超常发挥,可以去我喜欢的城市就读于一个理想的专业,未来的未来会成为国家的人才,例如在课堂上睡觉,下课对老师骂骂咧咧,一考试还是考前几名的学霸,例如很努力很努力想要追寻一个人的足迹却没有博取到上帝的同情最终选择放手的人……我不知道怎么衡量人生的成败,但是我将以上的种种人生称呼为“精彩”。相反,我的人生,起码在过去的十七年里,是那么地平淡无奇,那么地乏味。
小学时因为数学考了九十被妈妈骂了个狗血淋头的我,因为老师的一句责怪而留下眼泪的那个爱哭的女孩,到了初中那个中二到对任何人都看不惯的我,那个在周记里抨击老师与学校的我,高中开始写阴暗小说的我,被期刊杂志编辑说“你写的东西一点都不符合青少年的积极乐观”的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我,在别的小孩口口声声说自己长大想上清华北大时,我没有一点点地热血沸腾,是的,从小都没有,从小貌似都充满了负能量。就是这样的一个我,在十二岁时想去学中文系的我,因为十四岁一场会考的失利对所有文科类的没有准确答案的东西痛恨于心,于是毅然选择了理科,因为高二参加了一次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获得国一,而将自己的理想专业改成了经济管理,就是这样一个干什么都草草了事对自己人生有些不负责的我,一心觉得自己的年少可以成为自己最值钱的赌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违背全家人的意愿,我爸愤怒地告诉我说:“你把你今天说的话都记住!”
我做过的不成熟的决定,不止这一件吧?我未成年的时候做过太多任性的事了吧?那么你们会选择原谅我吗?
/关于十七年/
我的未成年人生可以分为两段,一段闪闪发光,一段尘埃关锁。一段是听不完的甜言蜜语,一段是忘不了的犀利嘲讽,一段是哭给别人看,一段是笑给别人看。高考查完分之后,我告诉我妈说:“所以,你看,有些时候可能努力是不管用的,但是上帝也是可以被打动的吧?起码我没有失常发挥不是么?”最近,和朋友聊天还说到自己理综渣的事实,他说那就换条路啊,都过去了。前两天看夏至未至电视剧的大结局,我惊讶地看到小四的悲剧改成了大团圆结局,乐观地想,连郭敬明的小说结局都变好了,是不是一切都可以变好啊?是的吧。
在某个大学面试的时候(但是没去那个大学),我有些紧张地向八个面试官问好。在一问一答之间,我突然很为当时穿着正装说话不结巴的自己自豪,最后几秒钟时,面试考官问我:“你高中是不是参加过辩论赛?口才不错。”我当时就笑了,很感动地笑了,原来,我也是可以被肯定的一种人啊。真希望自己能成为被很多人肯定的人。真希望自己能让当初那个因为一道化学平衡题骂我的人后悔。
/关于我生命中重要的人与高三时重要的人/
第一个就是我妈吧。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很多同学或者是同学家长都对我妈特别熟悉,但这种做作的熟悉感令我恶心,我很讨厌别人会给我谈论我妈怎么怎么样,今天我也很想借此说清楚,你尊敬我妈可以,但是就算是闲聊我也不希望你谈及我妈的一切,她是我妈,你们不可以随意评价她,在谁面前都不可以。
我妈是个很厉害的女人。她可以在早上五点起床给我做早餐,然后去上班,然后十二点赶回来给我做午餐。她可以将城市规划建设规定一条一条给你说出来,可以心算你的房子在拆迁值多少钱,可以告诉你本地哪些区域多少年内会被开发建设,开发商属于哪个集团。更让我感到惊异的是,我妈几年前看好的楼盘近年都卖得十分火爆。一直以来,可能我都觉得我妈不如其它的父母是一中毕业的,或者我妈不像一些母亲一样妩媚动人,我甚至想过我以后一定不会成为我妈这种可以为了孩子放弃很多东西的人。但是,我很惭愧,是我毁了我妈无数次升职的机会。我朋友给我说:“我觉得你妈跟谁都能聊到一起去。”当然,我之前说过了,我讨厌任何非我去评价我妈的话。后来我去揣摩了这句话,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是我认为我妈的很多做法都是我在未来社会里很需要学会的一门技能。
因为我爸工作很忙,我妈几乎没有错过过我任何成长的点滴。她知道我的心理年龄与处事方法,很多时候都以同龄人的姿态和我讨论。她有时也会在我面前流泪,有时也会骂我,我妈是我最爱的女人,这一点我这辈子都不会否认。还有,那些曾经在我面前谈及过我妈的人,你们可以认为我心胸狭窄,但是希望未来你们不要触碰我的认知底线。
第二个就是我高三的班主任吧。我高三的班主任是教语文的,可能我就是比较适合语文老师做班主任吧,他说的很多话都使我受益终生。
我高三的班主任在高一高二只是我的语文老师,我们的交集不过是我听他的课,有时会因为他给我改的作文分低而不满,有时会拿着自己参加比赛的稿子问他意见,他总是会说“我觉得你会拿奖。”当高三所有的老师差不多都换了的时候,我能分到他的班级真是毕生之幸。我承认,已经教了我两年的老师在新班级里会对我多一些照顾。
他会从我写的汉字里关注我的高三心态,一直告诉我:“不要慌。”
他在我高三上学期很堕落时,天天提问我背课文,翻译古文,后来有次我没背完,他让我站了半节课,默默哭了半节课的我终于意识到放弃是个那么懦弱的选择。
他会纵容我高三的躲操让我去理综办公室问题,有次我身体不舒服呆在教室里也没有请假,他走到教室门口,看到我之后就没再进来,也没有说我半句。
当我有段时间特别自卑的时候,他在晚自习下课之后给我谈了好久,我还记得他告诉我说:“你知道吗?太然,在我高中的时候,我其实和你性格很像,对什么事都特别敏感。有一个词叫做自卑,但我不想我的学生是自卑的。考得不好不代表每一个部分都学得不好,把薄弱点筛出来快点补上。”然后他让我给他往茶杯里倒水,我去饮水机倒了一半热水一半凉水,觉得温水比较适合,却忘了茶是要热水泡的。老师戏谑道:“你要我喝凉茶啊?”我当时突然发现我有时候真的是因为顾虑太多而忽略了很多本该重视的东西。
后来,我毕业的时候,我去找班主任要语文名句默写的资料,告诉他说:“如果考试前不看一遍,我会不安。”他说:“别那么紧张。你还记得我们经常写的作文吗?就是停下来看一看身边的风景。你们都走得太快了,是时候该停下来了。高考一定会发挥得很好的。”
后来,我妈告诉我说,我老班有个笔记本,上面写我们班的一些事,其中有一页是写高三下学期有潜力进步的同学,里面有我的名字。我妈说,我能遇见我这样的班主任是那么幸运,他在我身上花的心血与我在班内的成绩根本不匹配。
高考后我紧接着就把成绩发给了我班主任。因为他是语文老师,我写了很多。我告诉他,可能结果不是那么完美,但是我相信过程已经足够完美了吧。我还引用了他不太喜欢的一位诗人顾城的话“你相信命运,我怀疑生活”,告诉他这次我决定相信命运,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告诉他如果高三是其它的班主任,我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告诉他当我回首高三一年的过往时,他是那么重要。他回复我说:“大学要继续努力。你还能走得更远。”
他是班主任,是我在不太喜欢的菏泽一中里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我因为是他的学生而自豪,而我也很期待有一天他能因为我是他的学生而自豪。
/关于我的朋友们/
在高中陪伴我最多的第一闺蜜,尽管我们都不喜欢闺蜜这种有点做作的称呼。
当她开心地告诉我说:“我也会在XX小区住了,以后我们又可以每天一起放学回家了,就像初中那样,”我一瞬间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价值。
当她遇到一些问题找我倾诉,我们在体育课上在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的时候,我觉得那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最初的最初,我们都那么地喜欢上海,觉得自己能给自己闯出一片天。后来的后来,在种种现实面前,我们都约定几年后如果有幸我们会在山东的一座好城市里定居,肯定还能一起走下去。
我们会向彼此谈起自己的家庭自己喜欢的讨厌的,我可以夸张地追着她提醒她给我准备生日礼物。
真好。
当然,还有几只。不过她们没有第一个那么喜欢文艺,少写一点也不会介意吧?
7月13日的时候,王二和小贱给我发了一串生日快乐,结果发现记错了我的生日,我心想你们两个错的还挺同步,质问了吕佳忆之后,她晕晕乎乎地说:“哦,你的生日是明天(7月14日)啊!”我:“……”
最近看了一下《我的前半生》,弹幕里说唐晶是中国好闺蜜,没有之一。我承认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与人们看起来亲密地相处,怎么学会能开得起玩笑,玩得尽兴一点。一直以来我与人们交往都有一个安全的距离,一旦超过这个安全距离之后我就会选择逃避。但是我希望未来我能成为你们的没有之一。
有些事情我很清楚,有些朋友联络寒暄是为了以后的人脉,有的朋友是为了以后能够不孤独。我很开心,现在的两者我还能分辨地很清楚。
很多时候温馨都是从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里面渗透出来吧。
例如那些个来自广东的电话会填补我假期的空白,那些来自广东的信件值得我去细细品味并且自豪地告诉其它人说:“我朋友从广东寄来的哦。”
例如在高二上最后一天的晚自习下课后,一句很久都听不见的赞美以一种闹剧的形式展现出来,我虽然嘴上依然开着玩笑,实际上心里感动得要死。
例如经常糊里糊涂的我会跑到其它班里借各种奇怪的东西,却从未遭到拒绝。
例如会被教育到一切都是新的开始,理综学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的,到了大学好好学习。
……
词穷了……
嗯,反正就是挺好的,我很开心。希望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最后说一句,欢迎大家来跟我做朋友。笑。
/碎碎念/
最近我很喜欢一句话,在北岛的《过年》里有一句特别诡异的话说:“玻璃晴朗,橘子辉煌。”我实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想到很多事情,想到那杆舍不得用的中性笔,想到破损却被珍藏起来的筷子盒,想起布满灰尘的路,想到食堂餐厅又贵又难吃的饭菜。
看新概念作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那篇《锌年》,对当初贴在墙上一篇以《校服》命名的作文情有独钟。《锌年》到最后说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多好啊。年少的陈襄钧愿意用她的整个天堂换苏杭一个浅浅的笑。只是如今,苏杭只能是一段记忆,一个传说。”我不认识陈襄钧本人,她是个大神,现在在北方某城市的985高校就读,我很崇拜她。我非常开心的是她因为她的苏杭变成了一个那么好的人,最后又洒脱的说:“锌年之后,又是新年。”
所以那么多的尴尬之后,我也很开心,新年终于也来了啊。
夜空如海,流云如鲸。任何一种命运的茁壮,无一不是以失去为滋养。
姑且就说那么多吧?懂的人又何必解释呢。
后会无期。
/关于郭小四的碎碎念/
前两天去做了一个调查问卷,问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和作品人物,我想了很多看起来逼格比较高的人物,最后还是落脚到郭敬明的小说里了。
老实说,我没那么关注郭敬明了。他的《爵迹》我也没有看,也不知道他最近在忙些什么。可能三十多岁的他是时候找个共度余生的人了吧。我突然发现,我对于郭敬明的感情已经从热烈变为平淡了。我对现在的网红鲜肉倾注的热血比他要多了。
到现在我也分不清楚我对郭敬明一种复杂的情感到底从何而来。究竟是为了将过去的一些画面以他为媒介去深刻记忆,还是我真得很想像他一样有魄力有勇气。我开始有些戏谑地感叹道:“女人啊,真是刻薄。”
我想,这还需要时间来考验吧。但愿,我对他的敬意是细水长流。但愿,有机会参加他的下一场签售会时,我还是个年轻人。(……)
/除了你自己,没人把你当孩子/
曾几何时,我也是那种过着十几岁的日子口口声声说自己要老了的人。那是之前圈里惯有的说法,当时觉得这种无病呻吟挺有味道的。反正我又不是真的老,我想。
可是现在突然有些变化了。
当我表姐的女儿两岁了,开口闭口喊我小姨的时候,我有些尴尬。
当我搬回家去住后,进入楼栋遇见了一个大眼睛小男孩时,他甜甜地对我喊道:“阿姨好,”我愣住了没有答复。最后笑着说:“下一次见我,喊姐姐好。”
当我在四川打车的时候,司机师傅问我多少岁,我说我十七岁。司机师傅说:“这个年纪,我当时刚经历过汶川大地震。”而现在的我连生离死别都没有经历过。
我总觉得长大本是个缓慢的进程,甚至对我来说,长大成熟比生物进化都要久,因为你的成熟是在磨练中来的,而在磨练中时间会变得很久很久。可是我突然发现长大好像是被迫的,你会发现,当你觉得无所事事时周边的人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你会发现当别人问及“你准备去哪里上学”“你准备未来去哪所城市定居”“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找个人陪伴”这种婆婆妈妈的问题的时候,你再也无法用“我还小,说这些太早了吧”来回避。
借口,没有借口了。
当初中的我去怀念小学的我时,我会觉得自己傻得可以。当高中的我去回忆初中的我时,我会觉得自己实在中二得无可救药。当现在的我去回望刚进高中的我时,会觉得自己当时过于幼稚,把人与人的关系想得太简单了。
而我现在也清晰地认识到,我爸妈关心我,养我,是因为他们爱我,要对我尽到义务,而不是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没有一个人会成为彼得潘,再也不要对所谓的人生规划感到乏味无聊,想用自己年轻的资本去自己创造奇迹诠释一个人的奋斗历程,可能在现在的中国还是不太靠谱吧。
我很信奉《中国合伙人》里对成东青的评价:他压根没想去改变这个世界,但至少,他能做到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我考不上北大,成不了俞敏洪。
但是我还是会信仰这句话。
/审视/
漫长炎热的夏天里,你开始学会审视过去的自己。
真心觉得你还是惰性太重,读书太少,见识不广吧。当很多朋友都游过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只是个嘴上说说去旅行的人。想起孙主任说过的话,出去看看总是好的。
刚上高中那会,班级里貌似举行了一次朗诵比赛,你特别喜欢海子那首诗,觉得诗人的死亡超越了世俗的苍茫,觉得用不寻常的方式结束生命其实让人心醉。现在想来,活着其实还是最好的吧~
……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你曾经口口声声喊着想要给大家好好谈谈小四,最后这个决定也无疾而终。
那年夏天,你踏上了去南方的征途,幸运地获得了那个奖杯,却在之后的实践演示比赛里对所谓的“模联”一概不知。
你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精细地分为一个又一个小块,从很小就开始踏踏实实地走向梦想,他们有迈出国门的勇气,有闯荡的果敢,他们在青葱年华里就懂了曼昆的伟大理论,将长尾理论运用得巧妙。而这些,你都要好好去学。因为,过去的你,眼界太窄。
后来你开始勾勒故事,在起人物名字的时候,将她们的苏杭换成了一个带“枳”的名字,因为备注里有写:枳,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气香,味微苦。后来,《酒吧》结尾的时候,故事里的阮晓成年了,独角戏收场了。
现在你终于追随她的脚步,也成年了。
生日快乐,祝你快乐。
/后话/
最近唠叨工夫见长啊?
话说其实生日过来过去也没什么意思。放假之后我觉得自己开玩笑功力越来越强了,本来想煽一下情,结果写到一半貌似还是出戏了??一开始觉得生日并没有怎样,但觉得毕竟成年了,需要纪念一下,算是送给自己一份生日礼物吧。
至于为什么往空间发呢……
是因为,我身边的小可爱们觉得我现在只会写段子了QAQ其实我还有一颗文艺心的(真诚)。因为当时受参加比赛影响,写文章写到五千左右就总是停了,结果发现自己写了六千,打破僵局~(至于那个XX比赛我至今都没成功过,但会坚持)
最近在收集素材,记得上学的时候ONE推出了一个活动,就是你的故事我来写那种,我觉得很好玩,大家有兴趣可以来找我合作呀。笑。
之前特地去问了一下同学说我写东西是不是还是特别中二,听到“不怎么中二”的答复之后,决定用现在这些零零碎碎的语言让自己学会长大,学会面对。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比较随意,以后关于自己常犯的碎碎念会慢慢改。
还有就是(正经脸),小时候嘛,不懂事儿,做了很多不合时宜的事情,希望原谅。有的相处的比较尴尬的,见面比较尴尬的,还是希望未来能成为朋友吧。谢谢啦。
玻璃晴朗,橘子辉煌,多美啊。
�ھ5�r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