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号,女生节。三月八号,妇女节。
哦,现在说谁过妇女节好像是一种侮辱似的,女人都愿被称作女神,女王,而不是,妇女。
某宝某东什么的又一次造成了全民购物的狂欢,各种优惠券和满减,虽说其实也不怎么便宜,但还是吸引着大波大波的消费者抢购着未来可能需要的东西。不得不说有个最成功的文案,就是“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我也不能免俗的在连续加班两个星期以后加入了购物大军,买东西似乎真的减压,当然是在不看账单的前提下。在我的印象里,妇女节就意味着放假,发东西,以及大促销。
所以当我今天看到一个推送讲妇女节起源的时候,我深深为自己汗颜了,一直自诩女权主义,力图为女性权益斗争的我竟然沦陷在了敌人的糖衣炮弹里。
国际妇女节是一个纪念女性解放运动而设立的节日,诞生于1857年的美国。在这一年,美国纽约纺织女工发起了名垂青史的罢工运动,震惊世界,此后,每逢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会举行女性劳工的游行示威活动。1908年3月8日的女性劳工游行活动在纽约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开始,也是在这一次提出了那句经典的口号:“we want bread and roses too",”面包与玫瑰“成为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指导精神。但是妇女节自出现以来,就带着极强的政治色彩,而非单纯的主张女性权益,妇女节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最先将妇女节确定为每年3月8号的也正是1922年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大会。
而如今,大家过着太平日子,一边说要女性权益,一边又要求男的有房有车,一边说男女平等,一边觉得男买单天经地义。这种事情在很多小细节上都太多太多。
但其实,真正的男女平等又何尝容易?主张女性同工同酬就是女性解放吗?只要女性还担负着生育的任务,那么男女平等就很难实现。
试想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经历共同的学习经历,上了同一所大学,找了同公司同岗位的工作,并且排除女生每个月大姨妈困扰造成的各种麻烦,假设他们都成绩优异,能力也旗鼓相当。那么可能进公司三年左右,他们会遇上一次升职,如果在这时候女生还没有嫁人,没有生孩子,那她或许还有竞争的权利,但如果她生了孩子,她要十月怀胎,还要坐月子,如果喂母乳还要更久,回去的时候工作岗位都不一定还在了,更别说升职了。
况且如今用人单位已经把女性结婚,生产算做了一种潜在的衡量指标,确实,生孩子很费精力,有了孩子 母亲总是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而父亲总是投入的少些。
所以,呼吁女性同工同酬,并不是父母权益的终极目标,即使拿一样的工资,享受一样的待遇,女性付出的也远多于男性。况且现在不仅要求女性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还要相夫教子。实际上女性多了许多自由的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或许有一天,女性可以不用担负繁衍的责任,那么真正的男女平等,或许才能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