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的民国才女林徽因说过一句话“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这句话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深有感触。关于温柔与冷漠的话题,我还想起了日本的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说的一段话“不做温柔的人,也不做冷漠的人”,最开始看他书的时候,读到这一段有点迷惑不解。温柔不是跟有礼貌、有教养联系在一起吗?不是应该被倡导的吗?为什么说要做一个不温柔的人呢?
松浦弥太郎用了一段较长的话进行解释,我全文摘录如下:“ 成为“真正温柔的人”很难,但只是被称赞温柔很容易。不考虑事实、不计后果,一味迎合对方,说些权宜之计的场面话,这种限定于特定场合的一时温柔,谁都能做到。但在这种温柔的关系中,什么也不会孕育而生。我并不是要告诉你要变得冷酷无情或者坏心眼,只是想强调,要想承担责任、有所达成的话,就需要不靠温柔蒙混过关的坚强。”
原来,要成为一个真正温柔的人是挺难的。很多时候人们表面看起来温柔,可能骨子里面并不那么温柔,只是跟温柔看上去很相似的讨好、妥协和懦弱。有时候,我们仅仅是因为不愿意与他人把关系搞僵,或者说生怕得罪人而招致他人的打击报复,委屈自己心意妥协退让;有时候,我们发现不了自己价值在何处,一颗心向外求总想着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想方设法去讨好别人;有时候,纯粹是遗传基因里性格的懦弱,生怕张扬一点受到别人的伤害,只能在外表上展现人畜无害的模样……这些都是为了迎合对方,在特定场合下表现出来的一时“温柔”,跟真正的温柔毫不相干。
“温柔”也许是一种大多数人喜欢的品质。大多数人喜欢“温柔”,潜意识里面是因为“温柔”不带有攻击性,不会对自己造成可能的不确定性的伤害,能够确保自己的安全感。试想一下:和一个总是表现温柔样子的人打交道,你是不是觉得特别轻松呢?对于心思邪恶的人而言,表现温柔的人仿佛也成为一种更容易攻击和发泄的对象。建立“温柔人设”的人,大概率并不会感到内心的平静,温柔并不能成为自己的人生盾牌和铠甲,去抵抗一些邪恶人性的入侵。所以林徽因才会说:“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只有坚强才是人生的真正铠甲!温柔不是,假装的“温柔”更加不是。
从松浦弥太郎说的那段话中也可以看到,其表达的意思也是一样的:“要想承担责任,有所达成,就需要不依靠温柔蒙混过关的坚强。”不管你是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还是和家庭成员同舟共济,甚至为了事业目标管理起一个团队……仅仅靠温柔是无法蒙混过关的,温柔会导致你人心优柔寡断、分崩离析、各自为政,睥睨不屑。这个时候你需要坚强的力量来掌舵,要有必要的杀伐决断。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事业才能取得一点小小的成效。
斯托克·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有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温柔和溺爱:“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可以看得出,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间这种最至亲的关系,也并不是一味的温柔和纵容,拒绝、批评、争论、督促……这些教养的形式和温柔一起,成为家庭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主旋律,温柔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段音符罢了。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想起了这几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家里一个房间的空调坏掉了,叫修理工来维修。看到修理工在烈日下趴在窗户外修空调,我心里挺过意不去,又是给他拿水,又是送西瓜给他吃,自己也当起了他的助工。他吊着绳子在窗外作业,我在闷热的室内把绳子的另一头绑在自己身上,汗如雨下地陪他一熬就是一个多小时。一共来了三次,第一次来了查原因,说是外机电路板坏了,拆走了我的电路板,说要到厂家去发新货;第二次来了要装电路板,我看这“新的电路板”外壳,跟从我这里拿走的一模一样。修理工说外壳还是你的,里面的电板全换了,我也没作什么声。换完以后说材料修理费900元,我二话不说地给了他,向他表示感谢;刚过了一天空调就又坏掉了,把这个修理工第三次叫到家里来,问是怎么回事?回答说哪些哪些地方出了问题,需要把机子拆下来再次进行修理,反复强调修理的难度很大,并且另外要加300块钱,还要我帮他忙一起把外机拆下来带走。我问他怎么没有个帮手,啥事都要用户帮忙。而且一台7、8年前不到3000的机子,光修理费加起来就要1000多,还浪费我大量的时间、精力,给他当小工来配合,修理工说话的时候还总是摆出一副聪明样,偶尔语气还挺刺人的,我内心感觉很不爽。
我快速的做出决断,决定不再给他一点面子。吩咐他停止维修,除了这几次劳务费之外,剩下的空调修理费800元全部退回来。“他的电路板”他带走,原来拿走的电路板也不要他拿回来了(他是否能拿得出来呢?)。现在的空调既然问题这么多,也就不要了,准备换个新的。修理工说这台旧的空调他可以帮助拆下来,能否以两三百元的价格卖给他?被我以严肃的语调予以拒绝,我为什么要把这个好处给你,尤其是在你展示自己糟糕的修理水平、高超的忽悠水平、“精彩”的怼人水平之后?当他在我面前呈现一系列的糟糕表现,我对他的态度不再温柔以待,而且一丝一毫也没有。温柔是要奉献给那些懂得温柔以待的人。
以胜方济·沙雷氏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没有什么比温柔更有力量,也没有什么比真正的力量更温柔。”当你拥有真正强大的力量,你就可以走上自己温柔的人生之途!
讯飞语音输入100分钟,全文215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