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一部根据唐代玄奘取经写成的神话小说,其演化过程是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全书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的故事。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通过老师的介绍和我自己的阅读,我对师徒四人的象形颇有感悟。
唐僧,原本是西天如来手下的二弟子“金蝉子”,因当年不好好听佛祖说法,怠慢了西天大教,被贬到下界东土转世。作为西天取经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取经途中所有苦难的最大承受者是作者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体。行程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怕苦,不嫌累,体现了他无比坚强的毅力,从唐僧身上看到了人类对于理想的追求,也可以使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取经路上,他不为金钱美女所动心,安贫乐道,是清高人格的体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值得我们所学习,要经受得住诱惑。但是有一点是不好的,唐僧本身自私唠叨、无能,处处要人保护,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插手,不合心意便念经,这告诫我们要懂得为他人着想,生活上要独立坚强,能够自力更生。
孙悟空,一双火眼金睛看破妖魔鬼怪,一根金箍棒扫除路上的险阻,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这一形象为历代读者的想象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作者借孙悟空这一形象来宣扬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和释家的“明心见性”,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但客观上倒是张扬了人的自我价值和对于人性美的追求。作者在创造这个角色时,着重地描写了他对佛教统治权威的蔑视与反抗,描写了他与妖魔鬼怪的斗争,是古代劳动人民品格的代表,这使得孙悟空深受人民的喜爱。其中,最经典的故事“大闹天宫”:孙悟空拜师求艺归来,本领大增,自称“美猴王”。便去东海龙宫借兵器,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把自己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这正是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追求人性完美倾斜。因此,当今很多父母从小就鼓励孩子向孙悟空学习,要学会勇敢、坚强,勇于战胜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这不是毫无根据的。
猪八戒,贪恋美色,要占小便宜,还喜欢耍小聪明,但是他还是深受读者的青睐。他是一个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它和神道佛恰恰是相对立的,表现了一个普通人民的愿望;他不忘情于世俗的享受,但还执着地追求理想,他的自私、贪婪是人性弱点的反映,这正好告诫了我们要吸取教训,踏踏实实做人。在描写猪八戒这一形象的时候,作者用多角度、多色调描绘出来的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与《三国志演义》中的帝王将相、《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相比,更贴近现实生活,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借鉴,塑造人物要注重真实性。
沙和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这一形象是我们现代生活的楷模。尽管他法力不高,但是他为团队所作出的贡献是很大的,一路上干了所有的体力活,不怕苦、不嫌累。他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应该倡导学习沙和尚吃苦耐劳的品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有着一种奴性意识,安于现状。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更不能安于现状,应当为了理想而奋斗努力从而改变当前的状况。
以上就是我对《西游记》的感悟。
1501152 梁学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