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部分难过焦虑不开心都是在于对自己本身的过于关注,唱一首歌会想着“啊我唱得不好听会不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写一段心得害怕别人慕名而来的嘲讽。各种并进前行的思想,使我们害怕异于集体而融不入他们的圈子里,让我们的个性逐渐消散于人群,变成了大众中的一位没有任何闪光点,没有棱角也没有个性可张扬的“普通人”。
一边不满足于现状,违背着自己的内心,一边恐慌,是否照着内心去做,脱离人群,自己则会生活得像位孤独老人?

像似孤芳自赏也没有文字这般高尚,不安的灵魂,日思夜想着人生的意义,碌碌无为昏昏欲睡又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在哪个年纪都同样上演。有时候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一些事情,人生不过百年,当我们学会了与自己相处,懂得了为人处世之道,消散了焦虑,而当真正学会了享受岁月静好,残酷的时光又会剥夺我们的生命,也许人生这一场修行,你大抵上算是成功了。

我看书,从千古修心古书菜根谭享受平淡到厚黑学了解人性善恶,从了解抑郁的痛苦到学会更简单的享受快乐。不否定的说,一个人的成长是从了解到自己有两方面,有两个极端的思想却可以互不相干开始,修行的道路上本就不是那么简单,然而快乐,也许只有简单两个字,那就是“忘我”。
我小时候看过一篇意林的卷首语,说所罗门王死前向全国征求答案,问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临死时终于有人的答案让他满意:生命的意义,就是一个人来到人间,受苦,然后死去。但是由于他这一生受苦时的修行,他所受过的苦,后来的人可以不必再受。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点为他人着想,当然善良必须带着一些锋芒,心想着自己所做之事是为了他人,当他人从你的帮助中看到你的真心付出,看到你善良的内心,他们也会同样的发自内心感激你,而如果是你帮助的人恰好是个小人,那你也会免受他的祸害,因为你对他是真心的,他怎么会第一个想到去害你呢?如果你帮助的人是一位不懂感激的人,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我帮助了十个人,只要有任何一个人懂得感激,回报,那么我们就多了一位朋友,其余的人大可不理会。但有些事情不可以用道德绑架,付出可以只是为了付出,回不回报的,我们过程快乐就行。少一点关注自我,快乐来得也就更简单,焦虑也不会那么容易向你迎面扑来。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能做到注意生活中与人相处的细节,同样会有人发现你的细心并为之感叹。很多数人都有着拯救世界的想法,殊不知其实我们的世界很大,也很小。拯救世界很简单。我们一生要与其打交道的人不多。看看你能否做你朋友圈中的小太阳,把思想好的人拉拢过来,让思想处于落后的人跟上你们的步伐,一视同仁,相信坏的总会变成好的,那么关于你的“小世界”将会被你一同拯救。

如果你还处于闷闷不乐的阶段,如果你还是看透人生而做不到洒脱,请你给自己一点时间,不要着急,因为修行这件事,本来就有一生这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