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设计。教学设计的三大核心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人教社主编陈先云先生从“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四个维度列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但这份清单并不完全适用于低年级学生。我们立足于低年级学生实际和核心素养的本质,根据第一学段阅读教学要求,提出以下四条低年级阅读核心素养:
1.识字素养: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在生活和阅读中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朗读素养:学习朗读课文,能基本做到正确、流畅。
3.阅读理解素养:初步学习基本的阅读策略,如提取信息、预测⑥进行简单的推论等,对阅读保有热情和兴趣。
4.言语运用素养:借助讨论和分享,交流阅读感受,并乐于运用习得的词语和句式分享自己的情思。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预示着学生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和达到的标准,在方向上对教和学的评价提供依据。课堂教学不管怎么改,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这个方向是不变的。
(一)增补“过程与方法”,让识字素养清晰可见
“过程与方法”的缺失,意味着教学目标不能有效指导课堂的实施,阅读者也无法通过文字“看见”课堂教学的大致走向。识字方法的习得与运用,是识字素养的核心。因而,识字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清楚地写明采用哪些识字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识记。
(二)厘清与“教学内容”的区别,让朗读素养凸显重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任务,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对教学内容有组织、有步骤、有策略的展示,达到行为变化的结果,它主要回答“达到什么”的问题。这两者有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
(三)立足学生实际,让阅读理解素养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要关注学生主体需求、学习起点、学习兴趣点、学习增长点等。
(四)加强迁移运用,让言语运用素养落地生根
阅读仅仅局限于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学了会用,学了能用,他们的言语素养才能切实的提高。迁移文本的表达形式,借助文本的语言图式,引导学生书写生活、表达情感与思考,是习得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
用语言来表达感情和思考,正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选择
教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来选取教学内容呢?
(一)识字内容选择要注意渗透方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方式方法要多样:①可以结合汉字的字理,帮助学生看见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来世今生”,变符号记忆为理解记忆;②可以通过一个带出一类,借助“这一个生字”去触摸“这一类生字”,变零散记忆为系统记忆;③可以结合课文理解识记,做到“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
”,变被动记忆为主动记忆……
(二)朗读内容选择要凸显体式特点
对不同的文体,朗读时所用的语音、语气、语调也会截然不同。虽然低年级朗读侧重“读正确,读流畅”,不过高要求“有感情朗读”。但朗读的体式感,从起步阶段就要注意培养,不可养成千人同轨或拿腔拿调朗读的不良习惯。
从文体看,古诗的朗读,或延长字音,或戛然而止,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故事类文章的朗读,要关注人物,读出不同人物的个性和情绪变化;说明文,一般用平稳的陈述语气,要清楚的传递语言信息;童诗童谣,要读出特有的明快节奏……
(三)阅读理解内容选择要强调难点
阅读课堂,要着力解决学生不懂、不会的问题。
(四)言语运用内容选择要便于迁移内化
有些课文,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语言运用的点,但要把握好度。如仿照课文句式说一说,就非常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借助文本语言图式,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思考,就是对课文语言的迁移内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