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山,其实还有一个故事的。
上篇文章中提到的上山遇到毒蛇的故事讲完之后,并没有下课。我想起前两天有家长提到,最近学生拉帮结派现象严重,几个关系好的男生,总是在放学后想方设法约定一起出去玩。我正想抽时间给学生们讲一节关于友谊的微班会,所以就现编了一个故事。
我一如既往的故弄玄虚:我再来讲一个关于上山的故事。
学生们依然兴致勃勃--听故事,肯定比写作业有趣多了。
我开始编故事:有一个人,他想去上山。在上山的途中,他遇到了另外一个人。两个人聊呀聊呀,聊得特别投机,就成了好朋友。有一天他们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对他说:我不想上山了,我觉得半山腰的风景挺好的,我准备在这里停下来安家,你愿意和我一起吗?这个人想了想,没有同意,继续往上爬。过了几天,他的好朋友又追上了他,两个人继续一起爬山。但是这个好朋友又一次问他:我觉得这座山没什么意思,我们去爬另外一座山好吗?我保证一定陪你爬到山顶。
他们听得正入迷,我又抛出了问题: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怎么办?
学生们经过思考,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会对这个朋友说,你怎么能保证另外一座山就一定有我想看的风景呢?我还是不要放弃眼前这座山比较好”。
“我觉得这是个坏朋友,不想让我上山”。
“这位朋友能为他放弃自己原来的想法,不在半山腰安家,又赶上了他说明他们之间还是有感情的,如果我是这个人,我会劝说朋友和我一起爬山”。
……
看来,经过毒舌故事里对上山目的的强调,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守得住自己的本心的。
我肯定了他们的答案,抛出了第2个问题:如果这个人劝说他的朋友和他一起爬山,他朋友不听,执意要去爬另外一座山,那么这个人该怎么办呢?
他们似乎不知所措了--不能忘记初心,是我告诉他们的道理。不愿舍弃朋友,是他们最真的本心。
我分享了当下最火的话:各自努力,山顶相见。然后开始阐述,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和你一起爬山,那么就各自爬自己的山吧。我们还可以在不同的山上招手问好。
同样的,我还有第3个问题:裴老师为什么要讲述这个故事呢?又想让你们明白什么呢?
一位学生试探着说:是不是想告诉我们,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
我点点头,同意了他的说法。
于是他们又开始讨论,为什么朋友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去爬山。
这时,有一位女生开口了:我妈妈说了,只有上大学时候交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现在的朋友都是假朋友,他们不仅帮不了你什么,还有可能在背后捅你刀子。
这段话说出之后,立刻得到了大家强烈的反驳: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大学时的朋友和小学时的朋友能一样吗?”
“谁说现在交不来真正的朋友?”
……
我摆了摆手,让他们静下来。
我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她家长坚定不移地要让她“上山”,所以在日常亲子交流的过程中,就人为地帮她过滤排除了所有的可干扰因素,包括正常的交友。
我想了想,给他们分享了我以前的故事:裴老师在上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人,小学时候就有很多的好朋友,后来他们没有考上初中便失去了联系,中学时又有很多好朋友,上了不同的大学之后又失去了联系,现在最好的朋友都是大学时交的朋友,所以她的说法是没错的。但是我现在见到我小时候的朋友,依然会很亲热。就像故事中讲到的一样,也许我的目的是上山看到山顶的风景,而他的目的只不过是在半山腰安个家而已,我们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不能勉强,不能让他和我一起去上山。但也不能说,他是有意来害我的。我这样讲,你们能明白吗?
一些学生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我接着说:就像这节课,你的目的是认真听讲,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他的目的是学一会儿再玩一会儿,你们两个还能不能再愉快的做朋友呢?
他们笑了,摇摇头。
我接着说:每个人对未来的设想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一开始目标就定位要上清华北大,而有的同学,现在能想到的是只要能考上大学,将来能有一份工作就行了。我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经常记住自己的上山目的,如果你的好朋友不想上山,你们劝说无效,那就不用管他;如果他想上别的山,那就各自努力,山顶相见。
点头的人倒是挺多,但我不知道真正听懂的能有几个,毕竟,还只是10岁的孩子。
后记:其实这个关于上山的故事,岂止是只用于小孩之间的友谊呢?爱情如此,婚姻亦如此。
每当我有机会给孩子做这种引导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会质疑自己:这样的做法,真的正确吗?这只不过是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我给他们提出的建议,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正确。我会不会因此把他们的价值观引偏呢?所以,我经常会鼓励他们和我进行辩论,经常会肯定他们的质疑。
我期待我的孩子,我期待我的学生,都能阳光自信,豁达包容。这就是我的“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