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学生很好的完成核心任务,我们需要给他提供必要的工具。就如同把孩子扔进大海的同时,要丢给他一个救生圈。要让学生顺利的完成核心任务,教师就需要提供必要的脚手架让学生拾级而上,才能登上素养的高峰。
人们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工具。而好的工具是有力量的。在学习中有很多工具,比如说思维导图,鱼骨图,分类表,量规等。这些工具适应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问题。
分类表是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有时有很多个任务,很多的问题,学生如果搞不清这些问题的属性,就无法准确回答,为此设计了分类表,帮助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清楚了,问题的本质就找到了。
鱼骨图。对一个任务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将这些因素,按相关性,整理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图形。还有写作汉堡包。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容易条例不清楚,缺乏逻辑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写作汉堡包的工具。一开始写一个主题句,给出主要观点,接着给出支持观点的理由或证据,包括一些具体的事例,最后总结一下你的主要结论,作为结束句。这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三段论。
还有曲线图。在阅读较长的任务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方便的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故事的脉络,可以提供曲线图。让学生把复杂的东西显性化。便于他直观的了解记忆。
流程图。流程图示表示系统的信息流,观点流环节里的图形,可以清晰的表现出一个如有逻辑的思维过程,也可以表现出一个操作的过程。在数学里面很常用,数学的建模流程就是这样的。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理想假设,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最后模型验证。验证完了,返回到数学问题,看看有没有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坐标系。我们非常熟悉。它可以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区分,其中横轴和纵轴,两条轴代表事物的两个纬度,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两个维度的程度逐渐增强。比如让学生完成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为主题的核心任务,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当前所要做的各种事情有正确的区分,可以提供一些事情分类的坐标系。如,紧急不重要,重要且紧急,不紧急也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用这样的工具,让人们做到安排事情心中有数。
还有量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看看自己完成到哪一部分了,达到什么程度了?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据此不断的矫正和完善自己的成果,这样的话量规就成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脚手架。这样的量规还有意义。
在核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给了学生丰富的工具,让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借助这些工具,让任务中抽象的东西可视化。让他看到整个思考的逻辑轨迹。这些工具,既帮助梳理知识,又是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支架。借助工具,让核心任务的完成更有创意,更高效。
读了今天的书,看到工具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