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齐心树丰碑
--金牛作协助力政府的“鼓”与“呼”
冯俊龙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回顾总结红军长征中的宣传文化工作经验,对于身处复兴征程的我们探索思考如何建构起更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宣传话语权,如何在并不平坦的前进道路上筑牢精神家园、激发奋进力量,如何在深刻变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发出时代强音、讲好中国故事,启示颇多、大有裨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1年10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金牛区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明确了未来五年金牛的总体发展思路是“1520”。坚定贯彻落实“1520”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金牛作协随即号召全区作协会员,学习金牛区委、区政府会议精神,发动全区文艺工作者,通过文学形式,根据“1520”总体发展思路,书写身边居民的幸福生活、精神追求、环境变化、未来期许。通过文学作品,为政府“鼓”与“呼”,助力政府贯彻落实“1520”总体发展思路。
《上风》杂志发起的“上风征文”活动,得到全区作协会员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截止目前为止,“上风征文”出刊5期,已刊发小说、散文、诗歌等100﹢篇(首),字数达20﹢万字。这些作品从喜迎大运到火车北站改造,从社区变化到公园城市,从抗防疫情到憧憬未来,以老百姓的视角看社会事件,从家门口的社区写幸福生活,把上风上水的金牛每一点变化记录下来,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在金牛区作协会员们的笔下,既有对家园越变越美抑制不住的欣喜,更有对区委、区政府擘画宏伟蓝图实施的美好期待。
立足金牛,积极迎接大运会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原本计划于2022年6月26日在成都举行。有朋自远方来,好客的主人早就在做准备。成都将以年轻的笑脸、奔放的热情、周到的服务、完善的设施迎接大运会。
金牛区不但设有比赛场馆,更有无数金牛人投身大运会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为迎接大运会、为大运会鼓劲加油的“上风征文”优秀作品,一部分荣登《上风》杂志。区作协会员对以昂扬激情迎接大运会,而且对积极参与大运会比赛各项工作的金牛人做了真实的记录。
《让成都精神走进大运会》(《上风》2022年第1期)对成都获取举办大运会资格,做出了深入分析。“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成都人好客、讲情义”,“成都这个城市充满了人情味”,“成都人讲职业道德”,而这些充满褒扬的赞誉,很早就在这座城市中扎下根。本文作者庆阳从上世纪著名杂文家何满子的《蓉城记忆》里,打捞出来这些具有“成都温度”的细节,从一位“到成都短暂停留的外乡人留下温馨的回忆”,证明了成都这座城市的质朴、成都人的厚道,“这就是成都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成功”。
区作协会员阳光和的儿子是位公交车驾驶员,“默默无闻,勤恳敬业,乐观向上”,工作了二十几年。这位“公交线路上的一名普通党员”,担当“大运会为各国运动员专线接送”的任务,接受“外语、礼仪、礼态、言谈举止,从服装到微笑”的培训。“在大运会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不料,儿子病倒了”。再大的儿子也是母亲的心头肉,这位为大运会加油鼓劲的母亲,同样也为自己的儿子担心。“天天跑医院,送吃送喝”,“作为母亲我别无怨言,从精神到物质我全力倾泻。”勇于奉献的儿子很快又“踏上为大运会征战的路程”,无怨无悔的母亲,拿起笔来,写下《大运会牵动我的心》(《上风》2022年第2期)。
金牛区作协的会员们,还用小说的形式,引领读者参观成都金沙遗址、游览宽窄巷子、吃洞子口凉粉,说沙河源头,让美丽金牛展现出来。王大可发表在(2022年第3期、第4期)《上风》杂志上的《爱在大运会》,通过在筹备大运会阶段,几对青年男女为征集大运会会歌,演绎出来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精心制作的《飞起梦想》,将作为成都大运会会歌的候选歌曲,这首歌曲“将从成都出发,在世界各地唱响”。
金牛作协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文联的指导下,一直坚持以政府工作为导向,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大运会决定在成都召开之始,金牛作协便立即号召作协会员以实际行动给大运会加油鼓劲,让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给更多外来朋友留下美好记忆。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就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不但需要积淀,更需要挖掘。历史历久弥新,文化与时俱进,只有高度文化自信,才能有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安宁。
众志成城,文艺抗防役情
2022年,天气跟成都人一样热情,酷暑持续的时长超过往年。金秋将始,一场地震成为天气与疫情的转折。疫情即是命令,金牛作协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文联组织下,开始抗防疫情的战斗。作协会员通过文字、摄影、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抗疫文艺作品,提振精神、凝聚力量,金牛区人民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居家静默、主动参与,涌现出一批批优秀作品和一位位可亲可爱的先进典型。
奋战在抗防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行政人员、志愿者们,都值得赞美歌颂。当居家“静默”不再是一个新词,成都人民居家隔离,每天必做的事情是“下楼做核酸”。为了让城市尽快恢复正常运转,有无数人在默默奉献,值得歌颂和赞美。包括金牛作协在内,很多平台迅速刊出了不少抗疫文艺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秋天里的一抹红》(2022年第5期)歌颂的也是一位为抗防疫情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只不过,这位志愿者与众不同:她还是一位小学女生。在众多抗防疫情人员中,周游老师别出心裁,选择一位还在读小学的女孩,在抗防疫情期间做志愿者的故事,既表达了当时抗、防疫情形势的严峻和重要,又体现了一种勇于奉献、担当、肯负责、愿付出的时代精神,更能弘扬我们这个民族不怕牺牲、后继有人的伟大。
刘小革的文章《静静地等待》(2022年第5期),用成都人特有的幽默,现场直播“全员核酸”。不得不说,包括成都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对国家政策的衷心拥护。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个人的利益。豁达宽容的成都人,不但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而且在疫情面前从容镇定。他们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做检测老人、学生优先,自愿者服务耐心、细致;他们对抗防疫情具有坚定的信心:“虽然今天小区不让散步了,我依然心平气和。因为这次成都静默管理,暂时的‘静下来’,是为了尽快地‘动起来’。我们静静地等待,其实是在跟病毒赛跑,大家齐努力,一定能跑赢!”
龚旭东的小小说《段侻打针记》(2022年第5期),刻画了一个从小怕打针的人,却在打新冠疫苗、做核酸检测时,表现得积极主动。这样“忽然之间”的反差,表达的是普通人对疫情防控的配合。这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也是个体层面的贡献;静怡《凝聚特殊的力量》(2022年第5期),描写吉福苑年过古稀的志愿者队伍,从经验不足到组织有序,受到了小区业主的赞许。负责检测工作的志愿者,“她们以青春之我,以志愿者之身,践行了旗帜下的誓言”,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还有宅在家的孙梦娜,自嘲“一定能评个‘宅家先锋'‘居家模范'”,她确信“在官方的合理部署下,在无数防疫工作者的辛劳付出下,在全体市民的积极配合下,宣告着又一次疫情防控战的胜利。成都,正在以自己的节奏,稳步而健康地恢复正常。也是,这座城市有付出和奉献、有温情和关怀、有支持和理解、有团结和爱,还有什么难关过不去呢?”(2022年第5期,《宅女宅家记》)
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觉,已经不再仅仅是积累和反省,而且更需要传承和发扬。在自信基础上的自觉,才会有历史的担当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诗人方阵,豪情礼赞金牛
诗人不但观察仔细、性格敏感,他们还热情豪放、具有大爱。生活在金牛的诗人,对这片热土寄予了无限深情,对这片土地纵情高歌。
大运会虽然最终因为疫情等原因推迟举行,但金牛依然美丽。在梅之韵的《金牛春色》里(2022年第1期),沙河的涟漪、凤凰山顶的白云、天回镇的传说、驷马桥的豪情、九里堤的诸葛老臣,都给金牛留下了不朽传说;诗人那青青说《假如我是一座公园》(2022年第1期),“我想长在古老的金牛道上”;温志航、布衣阳光都写了新金牛公园(2022年第1期),但他们写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赵春风的家有《摸底河从门前流过》(2022年第2期),刘宗银写《成都那片绿》(2022年第2期),都充满了无限深情;杨光和《唱给金牛的情歌》(2022年第4期)里是对金牛满满的爱,更是对“1520”发展思路实现的庄严期待;茶歌哼起《“1520”随想曲》(2022年第4期),国庆唱响《北站之歌》(2022年第4期),孔兴民要《走遍金牛》(2022年第3期),夸克有在《天回古镇,遥远的思念》(2022年第3期),这是诗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更是他们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真诚赞美。
孙安平在《蜀都锦城小夜曲》(2022年第5期)里写道:“谁说偏安西南的蜀都,创造不出旷世奇迹,如今新兴产业快马加鞭的锦城,已张开奋飞苍穹的翅膀!”肖开秀在《春的旋律》(2022年第1期)里,将成都春天的各种景致描绘得惟妙惟肖;庆祝金牛作协成立50周年纪念,刘永喜、艾秋、莲子、中岳等诗人,也用饱蘸浓墨的笔,写下了饱含深情的诗。他们盛赞在金牛这片土地上屹立了50年的作协,他们感恩区委、区政府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如此,这个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作家的“家”,才能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中屹立不倒、欣欣向荣。
《鼎峰少年营地之歌》(组诗)(2022年第3期)是诗人钟朝康献给金牛少年营地的颂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钟朝康在“题记”里说,位于金牛区土龙路689号的鼎峰少年营地是“青少年休闲娱乐的梦境、健康成长的摇篮、天天向上的平台。”《春来成都,花开金牛》(诗词十首)(2022年第3期)是诗人杨建雄写的关于“绿叶红花”和“幸福老百姓”的诗词。其实,植物世界“红花”需要“绿叶”陪衬,现实生活中,“官”与“民”之间的关系,何尝又不是相互依赖、相互衬托?为官一方,百姓安居乐业,是“官”之职,亦是“官”之德。金牛作协及所有会员们,用笔为“茎”,为“官民”上传民情下达政策,为家园建设甘做桥梁。
在诗人张建华、纪廷孝、李全、王寅晓、腾腾、段超美(2022年第5 期)等笔下,疫情不再是凶恶的魔鬼,而是可以制服的小丑。诗人们用盎然的诗意,讴歌党的防疫政策,表达大家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战胜疫情的信心。纪廷孝的《天上月》:“天上月/无码出门要不得/听招呼,居家是原则/天上月/规劝嫦娥小姐姐/全员核酸不能缺/天上月/吴刚为啥紧倒咳/要筛查,谨防是密接……”朗朗上口,读来是不是特别有成都人的自信和从容?
成都记忆,火车北站改造
一座城市的记忆,一般从通往这座城市的车站开始。成都火车北站,在与成都发生过关系,特别是很多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心中,无疑占据重要位置。如今,交通高速发达,进入成都不只有通过火车,而且也不仅仅只能从火车北站出入,但火车北站的扩能改造工程,牵动着火车北站所在地金牛、成都、四川,乃至整个中国人的心。
金牛区高标准打造蓉北第一商圈。加快推动成都火车站综合枢纽扩能改造,连片推进成都火车站TOD站点综合开发,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创经济、首发经济、首品经济,打造服务双城高频交流的“成渝第一商圈”,大力筑牢成渝双城首位城区、向美而生公园城区、都市产业示范城区、安居乐业首善城区、营商环境样板城区,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让更多人笑对现实,憧憬美好未来。
在“上风征文”中,与火车北站有关的文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作者中,有一生与铁路打交道的俞运康(2022年1期,《坐上高铁走成渝》)、赖成蓉(2022年2期,《感慨成渝铁路》)、刘建蓉(2022年5期,《“铁二代的成渝情”》)等;对火车北站有深刻记忆的纪廷孝(2022年1期,《汽笛声声入梦来》)、杨松(2022年2期,《父亲与成都火车北站的会战》)、张培权(2022年2期,《我的家乡通高速了》)、禹王(2022年2期,《绿皮车的情结》)、温志航(2022年2期,《成渝列车从金牛出发》)等;对金牛印象深刻,甚至金牛的记忆已经融入他们的生命,陈岸国写出了《哑巴桥的烟火气》(2022年1期)、莲子写出了《家在营门口》(2022年1期)、赵前香写出了《我在金牛扯过一次秧》(2022年3期)。他们对火车北站、对火车北站所在地的金牛,都寄托了无限的期待。在铁路工作过的金牛作协秘书长周庆说:“未来的成都站将成为一个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并和金牛的中央商务中心无缝对接,从而筑牢了金牛成渝双城首位城区、向美而生公园城区。”
吴微(2022年1期,《锅贴王传奇》、2022年3期《凡者皆乐》)、莫然(2022年3期《绿色的家园》)等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讲述成都故事,王玖成写《凤凰山印象》(2022年2期),刘学智写《春日游走马家场》(2022年2期)、廖可勤写《幸福的金牛文化人》(2022年3期)、望川写《竹编的记忆》(2022年3期)。最让人感动的是,女作家何文,上门采访抗美援朝老兵,写出了《三枚纪念章》(2022年2期);陈光裕把她在日常生活中收获的每一个善意,写出了《他们温暖着我的心》(2022年2期)。
在成都金牛,无数人创造、获取了美好生活,万郁文在《抚琴小区的幸福指数》(2022年5期)“由怨到适应,再由适应到安心,再后来由适应到喜爱”,“这个过程映照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刘凤玲《银杏的金华》、张平江的《玉芙蓉》、傅自强的《五福临门》、大眼看世界的《在城北叩开幸福之门》、江梓豪的《半墙》、刘雪燕的《墙面》、腾云的《秋意》(以上均为2022年5期),都在人物和景物中寻找生活的记忆和念想。让人特别感慨的是,石维明的小说《温暖的秘密》(2022年5期),用文学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典型“迂腐子”的形象。但读完全文,先前的捧腹大笑,甚至暗含鄙视的目光,却已模糊。这样的“艺术形象”,就是具有博爱、不显山不露水、活生生的成都人啊。
如果说这些记忆用文字写出来,让人倍感温暖,那么,杨学用《从巡讲员到社区达人》(2022年2期),就是让新时代的正能量从“手写”到“口说”的转变。“天府文化与金牛”主题巡讲活动,是金牛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文联打造的一个品牌,今年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季巡讲。此活动在居民群众中影响不断扩大,主讲人之一的周庆,不但应融媒体邀请到跃进社区讲读书、还应凤凰山街道之邀谈凤凰山的历史变迁,还多次被邀请到双流区东升670512广都社区讲民族团结、家庭教育的故事,让“天府文化与金牛”唱响广都上空。
城市建设首先要有规划,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金牛区委制定 的“1520”总体发展思路,描绘了金牛发展的美好前景,承载着全区人民的殷切期盼。金牛作协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文联指导下,坚持初心,笃行不怠,传承精神密码,持续勤奋包容,用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实践效果好、与政府行政高度契合的方式,讲好金牛故事、传播金牛声音、展示金牛形象,持续提升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金牛作协将一如既往,在区委、区政府顶层设计、总体把握下,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文联指导下,深度挖掘金牛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及时开展各项征文及巡讲活动,围绕“投资成都,首选金牛”目标,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政策,配合政府宣传“大道金牛”营销传播、品牌衍生活动,助力政府贯彻落实“1520”总体发展思路,协力政府做好群众工作,不断“鼓”与“呼”,讲好百姓故事,建设美好金牛。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国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金牛作协将不负时代,金牛作协必将涌现出更多优秀诗人、作家,为建设美好新金牛做出更大贡献,在金牛这片热土上树立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