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红楼里的风,水,皆指满清。
但红楼里,只字不提风水。
风水里有个常用词,叫,三七分金。
关于天启大爆炸,脂砚斋有批: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三七、八九、二三,概以十言。
或比如,那十年,木夫简称为那十。
这些其实都是非常"有趣"的话题,在此不赘。
有云:
壬水庚金龙虎斗,
郭聋陈瞽马牛风。
郭沫若,壬辰生人。
陈寅恪,庚寅生人。
龙虎斗,马牛风,言其路数不同也。
又,庚金得壬水而清。
故,虽说是郭氏戏言,难脱卖弄之嫌。
与庚寅正对的,应该是甲申。
红楼梦,又叫,甲申记。
他们卖弄来卖弄去,连这个也不造吗?
这便是木夫,红楼外最大的疑惑。
我们略举几例。
不提胡适还不行,胡适到外面去整了一本假本本,回来后到处招摇撞骗。
整出个有模有样的曹雪芹,弄出门红学。
其积极意义是,文人不谈红楼就不是文人似的,他本人也因此得了个文坛泰斗的美称。
仅此而已。
蔡元培倡导的索引派,在胡适的新红学兴起后,也就靠边站了。
只是,蔡元培索引出来的是康熙朝。
红楼里是有个康熙,即宝蟾。
不过,康熙还是个小屁孩。却,真真是个历害的角色。整得夏金桂(吴三桂)一楞一楞的。
王国维,是从美学的视角读的红楼,不赘。
鲁迅,就撂了一句:
要读懂红楼,只能到红楼里去读。
也许是应了那么一句话,思维有盲点。
谁都不会去想,红楼梦是一个死人写的。
但,民国时期已有大量八大山人的字画现世。
难道,没人怀疑红楼梦是八大山人写的吗?
后来,《个山小像》于1955年面世。
一看便知,死人没死呢。
五号亲临,有没有向一号汇报,木夫不得而知。
但学界,没理由不知道啊?
吴晗、郭沫若说是历史学家,难道对此事一点没有反应?
有些学人虽然去了台湾香港或者海外,也对此事没有知闻?
整不明白。
也许是他们都很忙,无暇去研究八大山人与红楼梦的关系,不对啊?
倒是有个本该最忙的人,硬是挤出时间,孜孜不倦地读着红楼,还叫大家都读。
现在的电视剧里,偶尔有行伍出身的人响应号召读红楼,可以佐证。
不过显然,编剧是供大家作笑话看的。
其间,有一个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地做着学问。
那便是,陈寅恪。
陈氏晚年写(其实是口述)《柳如是别传》时,他的整个身心都已穿越到那个时代,即红楼梦时代。
如果他也没有发现红楼梦是崇祯帝写的,岂不真应了同学们说的,不学无术?
说到陈氏,想起今人有个时尚,把啥都归咎于那十。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就连某府长读个白字,也要归咎于那十。
即便是耄耋之人,恰巧逝于那十。只要他稍微有点学识,或稍微有点来头,便不是细胞坏死的,而是那十害死的。
有趣的是,陈氏之死,居然也编在时尚之内。
困难时期,连⊙也舍不得吃红烧肉。但陈氏的餐桌上,却有鸡有鸭。
一定要说那什对他有什么影响,那就是宿室外的高音嗽叭。
或者说,他坚决闭门不见康生,(或许)因而推迟了《论再生缘》的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