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7级传播学
用更冷静的目光看“真相”——读《真相》

用更冷静的目光看“真相”——读《真相》

作者: 17级申雨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11:19 被阅读2次
用更冷静的目光看“真相”——读《真相》

本书主要时态:现在

关键词:事实、证据、新闻、怀疑性认知方法、把关人

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牛津字典把“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当疯狂更新的各种途径的新闻信息袭来,我们,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还能看到事件的本来面目吗?如果可以,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呢?两位作者给出了我们答案——提高“新闻素养”。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有助于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也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最有效的。

书中提到的“新闻素养”——怀疑性认知过程有6种:

“1.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

2.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

3.信源是谁/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

4.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

5.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

6.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看起来,这6条素养是一个个质疑的箭头,抛向了新闻媒体。那么,为什么要提问,为什么要质疑呢?因为,很多新闻还离新闻真实还远了一些。

书中将新闻分成四类:

“1.确证式新闻。强调准确和语境的传统模式,也是理想的新闻形式。”它有多种信源,记者对信息保留怀疑,并深入挖掘真相。

2.断言式新闻。从CNN等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开始,采取有闻必录的原则,强调即时性和显著性的新模式,新闻工作者只起到被动的速记和通道的作用。它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允许新闻制造者背诵实现准备好的观点却不加质疑。”在这种新闻产生过程中,信息核实和过滤的流程被简化,往往先发布后核实。

3.肯定式新闻。通过肯定受众的信念而不是依靠准确、完整或核实来构筑忠诚度的新型政治媒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刻意拣选信息。肯定式新闻与之前的观点新闻(评论或专栏)不同,前者以追求中立为目标,而后者以追求真相为目标。肯定式新闻的另一个标志是辩论文化让位于答案文化。肯定式新闻试图提供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希望一举解决受众的困惑,为其提供安全感和便利性。

4.利益集团式新闻。包括针对特定目标受众的网站和新闻经常从事调查报道。它们通常由特定利益集团而非媒体机构资助,内容包装得像新闻。它的明显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没有做到彻底公开资金来源,二是报道的倾向性一致,或重复同一个结论。”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简单来说,确证式新闻是经过论证的注重客观准确性的新闻;断言式新闻速度快,是提前打好的草稿,主观性强,易反转;肯定式新闻主观性更强,它试图消灭不确定性,无形中肯定某一类观点,但是却缺少能扛耐打的事实;利益集团式新闻的真实目的则是宣传,报道服从于宣传。而未来,新闻将借助技术更趋向于聚合、分析和合成。

判断完了这四种新闻类型,接下来要看看信息的完整性。用“5W”和“1H”,以及“Q”,提出了哪些问题。之后出现的“释义新闻”在信息完整性上就做得很好,它把事情讲得很清楚,受众也可以从中获取意义。

要想证明新闻是事实,媒体必须提供大量证据。而鉴定新闻在对其他新闻进行鉴别真伪的过程中更需要花费时间精力。

在看信源的时候,要看信源是谁/什么,他们的身份,有无目击者,是否第一手叙述,时间,专家信源怎么说,目击者说法是否可以被证实,尤其注意匿名信源。匿名信源可能被操纵,并且以前值得信赖的信源也可能发生改变,他们的动机和偏见都是隐藏的,我们看不见。

关于证据,书中讲了如何检验与评估。著名记者西摩.赫什尊重细节,想尽一切办法搜集积累事实信息,他的揭露性报道写得非常不错。这对记者也提出了要求,“不写任何不确定的东西”。

在看证据时,它的性质、检验过程、是否提供了反面证据、得出来那些结论,以及是否还能退出其他结论都是需要关注的。

在很多时候,记者一定要克制自己的念头,不能把主观意志加在新闻报道上,哪怕你真的希望所有人都获救了,但发现了一个伤者,在没有更确切的证据前,它不能证明所有人都获救了。一些新闻报道的事实虽然没有点明观点,但却暗示了某种意义,这种诠释性意义也会对受众的理解造成困难。因此,一定要有充分证据才可以去下结论。

新闻当事人的权利甚至会大于新闻报道者的,电视新闻节目更像是表演。

肯定式新闻与利益集团式新闻的事实是精心挑选的,有一些重要的我们看不到,可能得出的结论也会截然不同。

真正重要的新闻,与你有关,可靠。

关于未来的新闻界,作者认为除了把关人,新闻媒体更需要扮演鉴定者(辨别真伪)、释义者、调查者、见证者、赋权者、聚合者、论坛组织者、新闻榜样的角色。书中对未来编辑部的职能和新闻基本单位也提出了假设。

如何用火眼金睛判断新闻事件是否是真实的,还需要我们好好践行。

相关文章

  • 用更冷静的目光看“真相”——读《真相》

    本书主要时态:现在 关键词:事实、证据、新闻、怀疑性认知方法、把关人 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牛津字典把“后...

  • 真相

    “麻木就是一堵墙, 会遮住真相。 所以我们需要冷静。 麻木是因为视而不见, 而冷静,是因为看见了真相。 在这纷繁的...

  • 真相

    有的人喜欢用艺术贴近真相 有的人喜欢用思考贴近真相 有的人用身体贴近真相 有的人用行为贴近真相 苦与乐,都是生活的...

  • 读刘墉|不负我心,不负我生

    前段时间看了刘墉的《人生的真相》,在书里,他用冷静的笔触道出了人生的和社会的真相。其实说到底,不管是人生的真相还是...

  • 用真相感受真相

    现在真相感受真相 真相是没有什么是可怕的 现在造物主的角度感受自己的身份 与金钱合一: 看到金钱,看到商场的物品,...

  • 为什么医生给发烧咳嗽都是先开感冒药?-忽视基本概率谬误✓

    忽视基本概率谬误:精确描述误导了我们,让冷静的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 基本概率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扁桃体...

  • 真相在目光之后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有美好,没有怨恼,该多好。可是岁月的途中,即便是“眼见为实”的生活,也常常恶作剧般在人与人之间,...

  • 石头子语20~真相

    什么是真相? 未必是呼喊者的声音,也许是沉默者的目光! 可以确信,真相可以暂时流浪,但不会长上翅膀。

  • 电影《盛夏未来》

    幼稚的人,发现真相,接受真相,就是长大的开始。 看别人的真相都能看的开,看自己的呢。 长大就是接受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 读史

    读史 读史,俗称从纷乱的头绪中读出事实真相.但实际上真相已不可考,完全真实的真相其实已不重要.理、辨,寻找角度,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更冷静的目光看“真相”——读《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aq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