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 因为他晚年隐居在江宁半山,所以就自号半山了。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所以又被称为王临川。王安石晚年时被分为荆国公,所以又被称为王荆公。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先来欣赏王安石的诗: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陂杏花
一坡春水绕花生,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辗成尘。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据传他非常的不重视自己的饮食和仪表。常常衣服脏兮兮的,发型一片凌乱,吃菜从来不挑剔,离自己最近的是哪盘菜,他就吃那一盘菜,对自己的衣食住行毫不在意,衣食住行上不花心思,那她的心思花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王安石酷爱读书,经史子集,无所不看,还经常看的通宵达旦,连洗把脸,换一身衣服的时间都没有。除了爱读书,王安石还时刻关心着国家和百姓的命运。
王安石当官的时代,北宋陷入了可怕的危机,经济、政治、军事上都产生了严重的问题,看着国家岌岌可危,百姓生活苦痛,王安石万分痛心,于是在王安石当上宰相,掌握大权之后,立刻开启了他构思已久的大变法!这个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可是一心拯救国家百姓与危难的王安石,却好心办了坏事,变法非常不成功,百姓过的更痛苦,王安石也被迫从政治的舞台上退出,带着满心伤痛退隐山林。虽然王安石不是一个如愿以偿的好政治家,但他实在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大文学家。
王安石在诗词文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文坛吹来了一股新风。在诗歌方面,王安石将诗歌当作得心应手的抒情工具,酷爱用诗歌书写个人情怀,当他前期全心投入政治的时候,他的诗风是“直截刻骨”,非常露骨,非常犀利,偏重表现社会现实,常常用诗歌表现同情百姓批判贪官的内容。此外,还经常写一些抒情咏史诗,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新锐看法,这是位有思想的人物。
等到了晚期王安石退出政治舞台之后,他的诗风变成了“神风韵远”,神气丰满,韵味悠长。比如他的写景名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愿以人的写法写“一条小河环绕护卫着农田,两座青山打开大门为人们送来青翠颜色”,不落流俗,别有一番清雅别致。
在词的方面,王安石也颇具开创性。他的词脱开晚唐五代以来轻柔婉媚的调调,创作方向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诗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比如他的怀古名篇《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说:“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后庭遗曲是指亡国之音,王安石说,时至今日,歌女们还是把亡国之音时时吟唱啊!答应了他对现实社会危机的深深忧虑,真是时时牵挂着国家啊!
在文的方面,既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自然有他独特的风格,那就是“逻辑严明简洁精悍”!还真是符合王安石不爱修饰的个性呢?不过这样就是逻辑、说理性强的文章,也有一些小缺憾,那就是艺术感染力差了一点点。
比如他的《游褒禅山记》,说了很多大道理,但写山写景只是寥寥数笔,人家褒禅山都被打击到自信了呢!不过小小瑕疵,无法掩盖他文章中放射出来的巨大光芒,他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