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美的第313篇文字•
价值思维都用在什么地方?
很多人会觉得,价值思维只能用于一个领域,其实不是。
价值思维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止是工作或者特定的某一个场景。一个物品,可以有很多的价值。
比如:一杯茶,可以解渴,可以帮助你静心,可以是朋友交流的伴品,也可以让空间灵动,而茶叶和茶具,可以是送礼佳品。
一份物品用在哪里,呈现的价值是不同的;而一个事件的发生也是可以多维度解析的。
怎么用好价值思维?
不去割裂价值,定义价值的范围,把价值思维融入生活的点滴和日常习惯。一切的发生都是价值,有意识的去打开价值思维,多元化呈现和输出,价值可以N倍运用。
比如:对一个莲蓬的观察和分析描述表达,不仅仅局限在它“好看”的层面,深入去观察它的形状,结构,组成,与场景的关系,艺术价值,可以有很多的内容输出。
关于旅行的价值提取。
很多人会觉得,旅行就是要:花钱,花时间的,其实旅行的过程体验,也是价值。
例如:
过往在组织公司团体旅行的时候,对于公司的同事们,很多人的想法就是“目的地”是否好玩,都可以玩些什么,景色好不好看。
其实,一百多人的集体旅游,就算去到风景如画的地方,需要集体行动,体验感和独自出行的体验感也很不同。通常抱着这种“期望”的伙伴,回来后都有很多的抱怨,觉得集体旅行太无趣,没意思,浪费时间。
然而,放下工作,把旅行当做“清空自己”,去往目的地的过程体验当做“独处”的人来说,收获就会很大,本身这份体验,就是价值。
例如:
以前我也觉得去旅行就是要存钱,预留时间才能完成的事,后来看到馨竹老师“边玩边赚钱”,边旅行边线上教绘画,或者为一些公司提供“企业文化”落地服务,输出一些文化类产品,以及出版书籍。
转换思维,看起来是一份旅行体验,却衍生出了很多的“产品”出来,同时也为自己的个人品牌一步步打了很牢固的基础,也给很多想要过“这样的生活”的人,有了一份参考。
经历还是那份经历,但是通过不同维度的提炼,就有了N份的价值。
例如:
在旅行中拍的图片,视频可以用在文章配图,绘画,放入能量库做累积。
很多的价值都在生活的小事中,能提炼小事里的价值,就能提炼大事的价值,很多的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一份价值,在不同场景去用,切的角度不同,可以用出N份收获。
这份累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给自己时间,三年五年后的累积的价值呈现,一定会有超出自己预期的价值可用。
例如:
旅行中的变局,往往会带来很多的惊喜和收获。
过往的经验去衡量未来要做和没发生的事,往往不一定管用,还会带来焦虑,也很容易被框在固定的思维里。
上一次跟着老师青海云旅游的时,老师一路的经历:穿过无信号的无人区、干粮不够、型号行程改变、天气变化等,都带来了很多意外的惊喜和体验。
“运用价值思维,同一件事,N倍价值收获”这个思维,是平时比较容易忽略的,也是一份可以刻意练习后拥有的思维。
在生活里的践行就是:
同一件事,可以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去思考出“123……”,带着孩子一起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