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三章·远古智慧·第二节·天水之本

第三章·远古智慧·第二节·天水之本

作者: 2c5bda2239bd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11:38 被阅读32次

            在笔者看来,智慧与水的关系,可以大致划分为物质和指代两层含义。

            一、物质层面的含义

            水作为生物,特别是人类身体构造的基础物质来说,可能确实与人类文明的发源有关,在此谈一谈对此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的看法:

          (1)水作为物质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或影响力

            一是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作为与大自然一直抗争的人类来说,要从恶劣的环境中明白水是生命之源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

            二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力。从水形文在各类文明中都存在,甚至大多都存在与智慧的联系中可以看出,水并不仅仅称为了一种基础性的生存物质,更升华成了一种文明的象征。笔者认为,这可能跟一个人类群体的重要记忆,甚至跟人类历史和智慧的开端(或者说新一阶段的开端)——洪水相关。所以才导致了历代学者产生了众多关于洪水的论断,丁山先生有了“尧典洪水即中国历史的起点”、“禹是辟地大神”¹⁷⁶的论断,就连康有为也曾言:“洪水者,大地所共也。人类之生,皆在洪水之后,故大地民众,皆区萌于夏禹之时”¹⁷⁷。这一点将在后文中亦有涉及。

          (2)关于字根、字音

            而关于本章中,笔者也认为比较多的关于字根以及字音的探讨仍然有待商榷的,特别由于目前的考证工作覆盖面较小等情况下的考证,更多是辅助性的佐证作用,达不到决定性的判定作用。但是笔者认为此类型的探讨并不是毫无意义或臆想的,这些关于神话与字根字音等研究都将是本书所有探讨方面的重要背景,读者们也将在后文中了解到更多,神话这一描述远古的历史陈述,是具有相当多实际意义的载体。

            而关于字音、字根在世界范围内相似性的研究,也非笔者大胆之言。这一方法成形于约瑟·哈罗德·格林伯格(Joseph Harold Greenberg)先生的理论研究。涉及到华夏相关研究的,笔者所见有丁山先生、朱大可先生的著作。特别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所整理成的一系列表格,对此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作用。有兴趣的话,读者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3)关于人类及其文明、文字等起源问题的初步看法

           一是笔者倾向于人类及其文明、语言起源于同一处或者说同一母文明的推测,这一点涉及到智慧的本质和高度,在此无法言明,读者可以在全书中自己体会;

            二是从字源、音源以及天文等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看,人类及其文明、语言起源的“同一性”同样是可能的,但是文明和人种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也并不能以此为确凿的证明。

            三是笔者并不能确定人类的真正起源地,但对于人类及其文明、语言起源于非洲的说法并不能赞同。因为这里至少还存在三个关键性的问题:

            其一、未能全面地结合其他学科的佐证。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上的考证,正如提出“亚洲扩张”假说的王传超先生所说,仍是有局限性的,甚至在得到考古证据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王传超先生曾用遗传学重构东亚人群历史,重新审视了人类及其语言起源的问题。不论最后正确与否,但是王传超先生提出的观点,即需要各学科合作的基础是很正确的。

            所以在笔者看来,如果要突破局限性,对于人类文明的载体——文字、看似荒谬的故事——神话、距离遥远的标志——天文,甚至是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各种现代科学——物理、数学等,都应该重新审视其学科对于这类研究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历史追溯工作的辅助。

            其二、考古以及常识性认识的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或者说认知存在偏差。笔者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娜塔莉亚·丽琴斯基(Natalia Rybczynski)博士,曾在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上发现了一节具有350万年历史的骆驼小腿胫骨处的30块骨头碎片,是迄今为止发现该物种遗迹所在地最偏北的地方。虽然埃尔斯米尔岛曾经的气温比现在高出14至22摄氏度,但该岛一年中也有长达9个月的时间被冰雪覆盖。而这一发现,让人忽然意识到,曾经我们根据骆驼的驼峰来佐证其适应沙漠,或者说,因沙漠而演化出适应性的驼峰的逻辑,非常可能是错误的。娜塔莉亚·丽琴斯基(Natalia Rybczynski)博士及其同事的观点认为,如今的骆驼所拥有的诸多特性,比如存储脂肪的驼峰、宽大而厚实的脚,都可能最初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状态。那么可想而知的是,这么多出土之物或是历史记载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逻辑关系或者说证据关系,可能并非我们之前所意识到的那样。为了发现真正的源头,我们有时候或许需要重新改变一下我们看待这些事物的角度和逻辑关系,也正如前文笔者对于文字等方面的观点一样。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笔者并不支持朱大可等学者非洲起源论以及类似观点,但是其在《华夏上古神系》的后记中谈到的问题,包括前文王传超先生的观点,以及前文关于袁珂先生的语句,正是笔者想在此表达的,故在此摘而供读者以参考:“然而,中国上古神系的梳理,却是一种费力而低效的事务。……毫无疑问,上古神话研究不应是单个学人的自闭式书写。旧神话的解放,以及新神话秩序的建立,完全取决于宗教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也即取决于世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以及知识界寻求真相和真理的共同勇气。”所以笔者也认为,不论哪个学科的研究,其资料整理的工作量都是庞大的,并且还需要融合各方面知识。而并不被现代社会所重视的神话学等学科,不应该被“抛弃”。我们应当抱以更加团结和开放的态度,共同促进和完成这些事关人类共同命运的研究。

            二、指代方面的含义

            上述描述或许反而让人对于“智慧”的理解有种越来越模糊的感觉,但其实不论是泉、雨、水、智慧、天象等等一切事物,都只是用来描述智慧的样子,描述“道”的样子。笔者在此章中说天象是智慧的源头,其实也非根本的源头。天象其实也类似于文字,也是“智慧”的载体之一。道者,行也,真的智慧,如雨润物,大德无声。故,智慧用水来描述,正是取其水行,渗透于万物的本意,重点在于“行”,而非“象”本身。因此,笔者认为,要了解真正的智慧就得先明白对于知识的态度,不能只看其表,而思之不深。例如对于“水”的更深层次理解——“太一生水”中的“水”。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1号墓出土了名为《太一生水》(其简本无名,该名整理者所拟,实为该竹简的第一句)的竹简。

            根据《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书》中的整理和笔者的理解,以简文来译相关语句为:“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万物母。……”(□为竹简缺字。)

            在此竹简的描述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此处的“水”并不是指的物质上的“水”。而有学者甚至认为此篇《太一生水》是儒家产物,或许此说倒也无错,但究其说法之源仍然在于道家。其实在“太一生水”中正是隐含着水——被称为智慧源头的秘密之一。笔者所例举的文字中,其实说得很明白的。若再说得更多,这就得从周文王所创的后天八卦谈起。

            在后天八卦中,“一”就是“水”。水是后天之“首”。而太一为天,天者,乾也,“天”行而转后天,故一亦转,水生矣。而《易经》中也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此处“天地”互为先后之天。所谓的水为智慧之源,在笔者看来,更是在说智慧之源是“天”,“一”。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第一卷中,笔者将《道德经》中“上善若水”重新解读;也正是为什么笔者认为《阴符经》中第一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非仅观天之象,更有其深意。

            再回过头来看伏羲为何生于“天水成纪”,一目了然。“天水”者,为一,太一藏之,实乃伏羲名之本义。而“成纪”,取义于华胥怀伏羲12年而生,十二年为一纪。可以看出,伏羲出生地其实暗存了数字与天文的内涵。再往前看,其实上一卷中说起仓颉造字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作为文明的象征,文字是人类“智慧”的载体,而古文字确实暗含了数字性和天文性。

            而“天”和“一”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一”的本身还可以分化呢?为什么笔者提到天水为“太一藏之”?这就得涉及后文中关于“太一”的探究了。但是要知道“太一”这一智慧之源是什么,还得再来看看连接着顶天立地的“天柱”——不周山和昆仑。


    ¹⁷⁶引自丁山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12月,P220—221

    ¹⁷⁷引自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58年版,P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远古智慧·第二节·天水之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gw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