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思想

作者: life_5ae8 | 来源:发表于2020-07-22 23:30 被阅读0次
军事思想的特点

1.实践性 2.阶级性 3.时代性 4.继承性 5.创新性


奴隶制时期的军事思想

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战争活动

1.涿鹿之战中,黄帝就采用了后退诱敌策略,利用天候地形之利,以劣势兵力打败对手,从而打破了部落的界限,奠定了夏族定居中原的基础。

2.阪泉之战,黄帝和炎帝的战争。

夏商西周时期

1.夏商鸣条之战中,成汤根据伊尹的建议,采取迂回作战切断敌之退路的作战思想,一举击败了夏桀王。

2.商周牧野之战中,周武王一面离间殿朝内部,面争取中原及西南若干部落之拥护,造成了强大的反殷力量,为击败商纣王的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此时,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还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如凭借神意攻击敌人,依靠天意实施指挥。这种以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一直影响着夏、商、周几个王朝的军事斗争。

国外

1.古埃及人在与西克索人的战争中,学会了战车的使用。不久,战车成了当时大多数国家军队的主要突击力量,相应的车战战术思想(用战车打头阵撞击、碾压敌方士兵,冲垮敌方队形,追击退却之敌等)也随之产生

2.希腊创新了公元前30世纪苏美尔人的方阵作战队形,并建立了一套战术体制。

3.亚述国采用募兵制,第一次通过铁制兵器和骑兵的作用,使得军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强,由此正面进攻、侧面迂回、机动包围、奇袭、偷袭等战术思想也应运而生。

4.哥特人以重骑兵战胜了曾称雄几个世纪的以步兵为主的罗马军团,引起了西亚欧洲军队组织体制和军事思想的大转折,以至于以骑兵为军队主要成分的建军指导思想占了统治地位,骑兵在欧洲战场上称雄长达千年之久。

封建时期军事思想

1.春秋时代,作战的方式以车战为主,步兵只是执行从属性的战术任务,编制上也附属于战车。

2.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普遍实行了募兵制和征兵制,士兵的成分变成了以农民为主。同时由于战争的频繁和规模的扩大,兵车受地形、道路的限制,已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步兵因此迅速发展,并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出现在战场上。

3.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兵书。

4.宋神宗元丰三年,下诏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确立了兵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对促进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古代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的特点 1.实践性 2.阶级性 3.时代性 4.继承性 5.创新性 奴隶制时期的军事思想 中国在原始社会末...

  • 浅谈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东方思想宝库的“明珠”,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古代兵法双...

  • 资深酒友喝酒的三十六计之连环计

    解释:连环计,出自《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是指中国古代兵法策略,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

  • 口译学习笔记——《三十六计》双语版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

  • 你知道36计是哪几计吗?

    《三十六计》又称为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写的内容大多是日常生活和生活思想,很少写军事生活和军事思想,更少写政治生活和政治思想,这是中国古代文学...

  •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

  • 《孙子兵法》读后小记(一)

    《孙子兵法》是中华智慧经典、文化瑰宝,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

  • 读书笔记20

    <<中外军事思想>>

  • 《三十六计故事》读后感--魏泽钱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三十六计故事》,这本书是对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的总结,向人们系统介绍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军事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hx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