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读书
领读—《漫步华尔街2》

领读—《漫步华尔街2》

作者: 陈姿依 | 来源:发表于2017-08-31 21:15 被阅读0次
    漫步华尔街

    今天咱们开始聊一聊《漫步华尔街》这本书里关于专业投资机构“栽坑编年史”。

    历史上专业的投资机构是大坑不断,小坑连绵。

    哎,历史上的坑实在太多,今天先带小伙伴们挖一挖上个世纪60年代这十年间存在过的大坑。

    专业投资机构表示,坑是我家的,关你屁事……

    第一个大坑是增长型股票坑和新股发行坑。

    你得承认,人吧,有时是很肤浅的,一对双胞胎,姐姐叫琬宜姐姐,妹妹叫二狗,明明长的一样,可是你就是觉着姐姐有气质,妹妹很俗气。人的这种肤浅也体现在选股上。

    上世纪60年代初,人们对“增长”二字极度宠爱,凡是称为增长型的公司,其市盈率分分钟飙到80倍以上。市盈率就是股票价格除以盈利,倒数就是利息。80的市盈率,利息就是1.25%,简直低到尘埃里。

    投资经理们不屑地说,那又有什么关系,知道啥是增长型公司不?也就是人家在不断地茁壮成长,人家赚的钱每年都会翻番。你看现在利息是1.25%,明年可能就是8%,后年就是20%,过不了多久,我就可以乘着”成长型公司“这阵风,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经理,我将走上人生巅峰!

    当上经理!总经理!

    大家对增长型股票的热情实在太浓烈,市场上的股票数量完全不能满足大家的欲望了,怎么办?

    有需求就有供应,公司发起人屁颠屁颠地开始大量发行新股。正好这时候赶上电子行业的的兴起,虽然当年大家都不太清楚电子行业到底是干神马的,但不明觉厉,而且这是一种崭新的茁壮成长行业,也就是说,电子公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成长型公司,于是那些要发行新股的公司,即使其主营业务与电子毫无关系,也要含糊其辞得将“电子”这个词包含进来。

    举个例子,你从爸爸手里接管了祖传的鞋带厂,该厂经营不好不坏,好在很稳定,股票市值一直是净利的6倍,即市盈率是6。恰好,你赶上了增长型股票坑和新股发行坑,作为一名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你打算把握好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把祖传的厂名——“穿不坏鞋带股份有限公司”变为“电子硅片furth-burners股份有限公司”,并放出话去,我们是成长型公司

    你爸爸看到你这样,会很欣慰的。因为,当年“电子”和“硅片”这两个字就值15倍市盈率,“furth-burners”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很值钱,值2倍市盈率,再加上增长型公司这个派头,改名后的市盈率冲到100,股价一飞冲天那时小case啊。

    爸爸看到你这样很欣慰啊。。

    后来人们都幡然醒悟。尼玛,不就是改了个名字吗?其他都没变,市盈率怎么可能会提高?这是场大骗局。于是股票的价格开始一路狂跌。

    隔壁投资经理老王买了你家改名后的股票,结果赔的连底裤都没了,于是拉着一家老少到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门口抗议——我隔壁那混球偷梁换柱,误导群众,你们为什么不管。工作人员一脸委屈地说:“老王啊,那浑球的招股说明书的封面上写着警告哪——本公司具有高度风险性。你是眼瞎,还是太贪心?”


    名字抬高股价这一招不管用了,那就再辟蹊径挖出了另一个坑--协同效应。

    所有投资者都期待收益率没年都会增长,而与此同时诡计多端的创业家们发现通过协同效应可以使收益率上涨,于是在投资者的期待中,创业家们开始了宏伟的企业合并征程。

    为啥企业合并会抬高股价哪?

    我们假设你在当年是诚信电子公司的老总,看上了隔壁的老王糖果公司,想收购了它。你和老王糖果在外发行的股票均是20万股,每股盈利5元,老王糖果是10倍市盈率,你家股票是20倍市盈率。你跟老王协商了好久,老王就是不答应跟着你混。于是有一天你拉着老王喝了一下午的二锅头,并且允诺自己会以2:3的换股比例收购老王糖果。老王心里默算,自己可以用每3股150元的老王糖果的股票换成200元的电子公司的股票,赚了,这买卖可以做。

    没什么是一瓶酒解决不了的

    如此一来,诚信企业集团就横出人世了。

    现在它的基本情况是:在外发行股票为33.33万股,总盈利为200万,也就是每股盈利是200/33.33=6元。

    你不费吹灰之力,只是通过合并,缩减股数,就实现增长每股盈利。

    各大投资机构一看,诶呦,电子公司——高端,每股盈利增长--成长型公司,再看名字,简单朴素充满诚信感,嗯,不错的公司,大笔买进吧。

    你美,你说什么都对 协同效应的核心点在于,盈利率倍数高也就是投资回报率低的母公司,吸纳盈利收益率低也就是投资回报率高的子公司,以此来抬高母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本来大家就看好母公司,其投资回报率一旦上涨,大家就会红了眼,大笔买入,你买我也买,股价就被抬高了。如果母公司一直高密度的收购子公司,那它的股价会不断抬高。

    但是这个过程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1968年1月19日,协同效应的欢快乐章突然放慢了脚步。这一天,协同效应的祖师爷利顿工业公司宣布,本季度的盈利将大幅度降低。此消息一出,大家就开始恐慌了,接着是幡然醒悟,协同效应是不产生价值的,股价一次次地被它抬高,其中必然有泡沫,赶紧抛吧。

    你抛我也抛,股价跌到爆。这一次,投资机构又栽了个大跟头。


    投资人最大的优点是啥?屡败屡战,随着协同效应美梦的破灭,投资基金的经理们又勤勤恳恳地挖了第三个大坑:

    概念股泡沫

    如果你经营的共同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比竞争对手的增值快,也就是说业绩好,那别人就会宠爱自己,宠爱自己的基金。

    于是乎,一时间业绩为王的投资理念风靡华尔街,对专业投资人来说,没人在乎诗和远方的田野,他们只想要眼前的利益,所以对他们来说最佳的投资策略就是买入这样的股票:具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概念,能讲出让人信服和敬佩的传奇故事,市场还能在近期get到这些点。

    因此,概念股就应运而生了。

    假如江南皮革厂发行股票,老板黄鹤讲了一个为心爱的姑娘做皮鞋的浪漫故事,作为专业投资人的你可能不信,但是如果你认为老百姓会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并在大街小巷宣扬:“注意啦,注意啦,江南皮革厂老板黄鹤和他心爱的姑娘,巴拉巴拉~~”,因此大家对这个故事的喜爱,你猜测股价很可能会上涨,于是你大笔买入。

    你被黄鹤大老板感动了,我尼玛还能说什么!? 概念股就是卖领导人黄鹤的故事和形象。故事和形象值几个钱?而且概念股公司太关注编故事了,对具体的经营就没那么上心谨慎了,于是多数经营不善,那些买入概念股的机构大多也不得善终。

    投资机构挖的这些坑谁来填?当然是把钱交给投资机构的普通投资者啊。

    你以为投资机构很专业,其实他们脑子里可能就是一团浆糊,与其傻傻地把钱交给他们糟蹋,不如自己学透投资,成为专业人士,自己把握自己金钱的命运。

    你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读—《漫步华尔街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jc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