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今天接触到一个新词,赶紧来一个标题党,学习起来!
今天气温已经29度了,不再多唠唠春天,她就会“嗷嗷”地被夏天拐走了!
废话文学: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网上那些有点搞笑、看似说了话又没有任何有用信息的言论和视频。
“废话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了又好像没说”,往往用来形容那些文不对题、不知所云、模棱两可、打太极式的媒介信息。
我怕各位与我起初一样不知所云,举几个例子,各位友友也跟着放松一下呗,春天都来了,为啥我们还要像冬眠期的一坨坨蜷在一起,快点让思绪飞舞起来吧!
引用示例:
1.越聪明的人脑子就越聪明。
2.七日不见,如隔一周。
3.人每呼吸六十秒,生命就会减少一分钟。
4.当你越过了喜马拉雅山你就拥有了越过喜马拉雅山的能力。
5.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6.如果我不丑的话,肯定很帅吧。
7.我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8.你要是不丑还是挺好看的。
9.24小时过去之后一天就过去了。
10.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
11.关于明天的事儿,后天我们就知道了。
网上很多这样的段子,要不是我困了,后面还有点嗑想唠唠,我直接粘过来就是千字文的!
看见“废话文学”最开始,还是挺洗耳恭听表达尊重,再细读段子,哎呦,那“废话文学”鼻祖不是我老爸嘛!
小时候我不好好吃饭,喜欢挑老爸老妈做饭不好吃的刺,老妈每次都能买我的帐,哄一哄就算了。
老爸可是比较难对付,我说:“今天,这饭太稀了”老爸说:“那是米放少了”
我说:“今天这菜怎么这么咸啊”?老爸就会说:“盐放多了”。
我说:“这面条也太多了!”老爸就会说:“那怪面条长的太长了”
我说:“我昨天不是要吃黄瓜吗?怎么没做呢?”老爸说:“我没忘记前,我一直都是记得的”
诸如此类,就好像那饭不是他蒸的,菜不是他炒的一样,反正,不管我软硬兼施,该吃的饭菜都不能剩下。
现在回忆起来,那都是老爸笑话我的资本,没法,“谁能想到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呢”!满腹委屈,无处伸冤啊!
我眼里的“废话文学”浅析
其实,从我老爸,还有一个话痨男同事,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绝不是那种会因为“词穷”而说些言语匮乏,重复一堆没用的话,来博取大家哈哈一笑的,能融入圈子的技能手段。
通过这么多年与老爸,与这位和我同期入职在同一部门,就没用分开的老战友,括弧(男闺蜜)“细致入微”地观察发现:他们都很幸福!属于幸福指数很高的男士。
家庭幸福,职场顺利,自身情绪驾驭能力都很强,我作为同事和男同事相处时候的感觉就是一个应景的词“如沐春风”。想必,别人跟我老爸相处应该也能享受得到的。
有研究指出,精通废话文学与幸福感是相互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平常讲的话有90%以上都是废话,那么这个人会比较容易开心和幸福;相反,如果这个比重不足50%,那么这个人就很难体验到快乐(唐义诚,2021)。
所以说幸福感越高的人,越容易说废话,并且能够在说精通废话文学的途中变得更加幽默。
精通废话文学,如果说能称得上是社交雷达的话,我相信远处那个心地善良,传递美好,乐观向上的你,就会能认知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当然了,文末也需要你的鼓励点赞,我才能真正得到鼓励,好像还有贝贝的鼓励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