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教育,年轻的父母最怕的是太多的“规矩”束缚了孩子,于是,我们转而学习西方的自由。把深更半夜不睡觉,叫做保护孩子的节奏;把随心所欲地进食叫做顺应孩子的需求......只要你快乐,我什么都可以给你。明明只是个小中产甚至还算不上,却要让孩子过上公主般的生活,宁可自己节衣缩食......所以,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了像你一样辛苦劳累没得享受。如果大家觉得教规矩太麻烦,那就尝尝没有规矩的痛苦和代价吧。
因为不给钱买车,青年砍倒了母亲;
因为不送出国,学子杀死了妈妈;
因为贪享父母的温暖,姑娘不肯结婚生子
......
请看张祥平老师如何说“规矩”
“规矩”促成“创新”
近来教育界常有抨击“传统教育”,力主“创造力培养”的呼声。仿佛“传统”与“创造”水火不相容。其实,“传统”本身,在当初也是“创新”出来的。儿童来到世上之后,还没有“传统”过,所以让他们“传统”一下,就是让他们体验什么是“创新”;甚至能够促成创新。
例如,30个月的超超,对于“什么是明天?”这个问题,回答说:“早晨起床,叫爷爷奶奶好, 就是明天。”由于尊重老人的“传统”(每天清早向爷爷奶奶问好),就促成了孩子的“创新”:产生了时序观念。
好“规矩”不是“束缚”
“创新”是“不落旧套”。如果根本就没有“旧套”,也就没有标准来说什么是“创新”。有人说,直接给儿童“新套”,儿童接受之后就成了“旧套”; 以“新套”为起点,不就可以“创”得更新吗?
无论是“新套”还是“旧套”,都要体现为“规矩”,就是日常生活中带有重复性周期性的行为规范。传统的行为规范是经过千百万年淘汰之后保存下来的东西,有利于群体延续和个体生存。 一个“新套”如果只有几十年,或者只有几年的时髦,当然就不如传统的“规矩”了。所以,好“规矩”不是“束缚”,而是使人与环境相适应,适者才能生存。
重复性和周期性是“规矩”的特征,也是时序观念的起源(重复性源于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周期性源于月亮每个月从缺到圆)。因此,两者之间关联甚密:超超到了第31个月,就开始把一切过去的时间都称为“昨天”,把一切未来的时间都称为“明天”。到第40个月的时候,已经有了相当牢固的时序观念:“奶奶,咱们聊天吧:我们睡醒了,老师就给我们削苹果;吃了苹果,就到院子里玩儿;玩完了就回来吃饭;吃了饭,姑姑就来接我了。”
很显然,时序观念刺激了语言的运用和准确。时序观念对儿童精神发育的意义,正如文明史上的编年纪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编年”都被认为是一个里程碑。
童话不能超越
时序观念的发展,与“变化”或“生成”关联起来,就引发出一个更有意义的精神成长:想象认同;正如早期人类认同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图腾)。童话故事能够为这个精神发育助推。如果哪个自以为“科学”的家长想要超越这个阶段,不是枉费心机,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超超在第42个月的时候, 有一天傍晚,看完电视《西游记》“唐僧变虎”后大约过了两个小时, 他忽然问:“爸爸是什么变(来)的?”回答:“爸爸是爷爷奶奶生的。”大约十分钟之后,他又问“我是什么变(来)的?”回答:“你是爸爸妈妈生的。”他立刻追问:“我开始是什么呢?”这时,他已超出了电视的视觉影响,处在时序变化与想象认同相结合的状态,非常类似于早期人类开始图腾崇拜的过程。
童话中的主角往往都是有意志的生命个体,如果家长用“基因”、“精子”、“卵子”之类的科学知识替换那些生物,孩子的精神发育就会失去必要的“酝酿”时期,正如过早地把胎儿拉出娘胎, 放到保温箱中去“科学”喂养,他(她)多半能够存活,但没有证据说比其他的婴儿发育得更好。
“工蜂”和“蜂王”都不是目标
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人把初生的婴儿投入水中,“软弱”的死去了,活下来的就继续喂养, 所以能够培养出具有强壮体格的战士。但是斯巴达人的智慧实在不隹。如果现在反过来, 把成人们认为“愚蠢”的东西一概从孩子的童年时代取消,其结果,正如那些从小取消了喂食王浆的蜜蜂, 只能成为没有性功能的 “工蜂”。即使真有人保证自己的“科学”全是王浆,最好也就是培养出一批“蜂王”,只会生殖不会采蜜。
“工蜂”和“蜂王”都不是人类教育的目标,人类是动物中最“不异化”的一类,所以才拥有“进化”的最大潜力,也就是生态学家常说的“多样性”。从多数家长的意愿来看,心目中的榜样也往往不一定是陈景润,而是更“常规”一些的科学家。有教养的母亲,则希望孩子有多方面的造诣:具有通才型的知识情感,具有与之平衡的技能和生活情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