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上学时老师的解读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先生的解读是:做学问的人,即使一辈子没人了解,也不怨天尤人,即“不愠”。这是说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也表现在不以己度人,不妄施于人,自觉自省,方能称得上是“君子”。这不就是我们心理学中的人际交往定律吗?
小时候,家境不好,总觉得别人瞧不上我,骨子里的自卑转化成极度自尊和敏感,像小刺猬一样,只要听到一点异样的腔调,马上就会扎刺;又很脆弱,总担心别人说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事事争强好胜,成事了私下认为是运气好,失败了哪怕一点小事也会辗转难眠。高中上英语课,一脸笑容的男英语老师每节课一上课就提问我背课文,而我每节课都是只背出第一句,剩下的就结结巴巴不成句了,客观的说我还算得上是态度端正的学生,每节课前我真的背会了整篇课文,可没有一次是可以在课堂上完整背下来的,每次那胖胖的英语老师都会笑咪咪的给我一句:“Your memory is poor!”,我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很苦恼,我认为男英语老师在有意整我,他那一脸笑容在我看来完全不怀好意,越是这样想,课堂表现越糟糕,甚至影响到其他课的表现,所以我的整个青春岁月都是在和自己闹别扭,没有人相信课堂上连一句话都说不流畅的我会成为一名老师,连我自己都不能理解,我是处于什么心态去读师范大学,随着一步步深入学习心理学,慢慢的观察自己,静静的做自己,不再小心翼翼,不再琢磨别人如何看我,欣喜地发现:没几个人会关注你说了什么,没有人有那么多闲情逸致评判你的是非,更没有人会时时考虑你的情绪,说你喜欢听的话,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更没有人为你改变她的生活方式和处事习惯,一切我曾经很在乎的“别人眼中的自己”,并没有太大意义,但明白时已过了而立之年,再后来越发淡定从容,近两千人的讲座拿起话筒就开讲,两三个人的课堂也饶有趣味,上课从不看课本,讲座从不瞅讲稿,我发现解除心灵牢笼的我遏制不住的野蛮生长,想想曾经那笑眯眯的胖英语老师就觉得很温暖,看看周围的人都那么可爱......高兴时内心喜悦自在,不高兴时使使小性子,分分钟阴转晴。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好多朋友转发的一篇博文《自从做了“泼妇”,我的日子舒心多了》,一篇有趣的博文被转发,至少是得到了大家的共鸣,我个人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面对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一定要针锋相对,更没道理一直忍气吞声,没有一种方式放之四海皆准,选择做什么,怎么做只是出于自己认可这样的方式,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做出的理性选择结果自然没那么重要,但你自己很重要,因为你尊重自己,所以什么结果你都乐意接受,至少都有可接受的理由。
是岁月教会我向内看,虽然这算不得“不知而不愠”,但渐渐明晰了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越少了牢骚和抱怨,越觉得没什么可抱怨的,在每个人的内心真的只有那个亲爱的自己,让自己喜怒哀乐的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