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打了水,兑上点酒,用帕子叠成长长的正方形样,放到小冬的额头上。我也不知道这样有没有用,总得做点什么缓解内心的焦虑。
“这个酒有酒精度数,你别弄太多,等下闷着孩子了。”王向清提醒我说。
我说:“我用兑的酒水擦擦身体得了,额头和脸那里我单独用温水来弄,你说的对,孩子才6岁,可别闷中毒了。”
小冬的脸红咚咚的,让人奇怪的是,他的手和脚反而是冰凉凉的,八九月份的天气,小冬却抓着被子打颤,好像很冷的样子,我又去柜子里给他加了床毯子。
小冬紧闭着眼睛,但是嘴巴是张开的,我看着孩子干裂的嘴唇,我让小冬坐起来我给他弄点水喝,他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然后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不喝也罢,我心想让他多睡睡吧。
此时我们都心急如焚,等啊等啊,看着外面黑漆漆的夜,如此的漫长!
要是往常,一晚上就是一闭眼一睁眼的事,可是今天这夜,漫长得我感觉像是度日如年。
我心里焦虑的等着,大概早上四五点的时候,我听到家中公鸡叫了。公鸡叫了,天也快亮了。“再等等吧,人家医院没开门,去早了也没什么用。”我心里想着。
接着听到外面的鸟叫声了,我透过窗户看了看外面的天,天微茫茫亮,勉强能够看到路。我看了看奄奄一息的孩子,我说:“不能等了,先赶去乡里,去了再想办法。”
王向清说:“你别去了,这路途遥远,你怀着娃去不方便。”
我说:“我能走,再说我不去你能搞定?多个人去有个换手的,我看着孩子我放心些。”我看着比我还焦急的王向清,他心里比我还担心。
王向清说:“好吧!”
我们这一去,大概也要半天时间才能回来,小净这时睡得正香,万一醒来找不着我们她该着急了。王向清去就去她妈妈家那里敲门,他说:“妈,小冬发高烧了,我们带他去乡里看,你帮我们看着一会小净呗。”
我以为婆婆会不帮这个忙,毕竟才得罪她不久,我也几天没理她了。屋里传来了她的穿衣服声,接着她说:“赶紧带去吧,带娃看是大事,可别耽搁了。”没想孩奶奶分得清孰轻孰重。
小冬烫得像小火炉一样,身体一直在抖,我们给他又加上了几件衣服。
事不宜迟,王向清把小冬背在背上,我跟在后面?也完全不糊路边的杂草打湿衣裤,我们一心就是赶紧赶去乡里。
平时要走两小时的路,今天一小时不到的时间就赶到了。到了时,孩子趴在背上软气无力。大街上除了买包子的没什么人,看来还是有些早。
我们走到乡卫生院这里看了看,大门紧闭。往上走时遇到一个老人坐在门口,我们问了问她,她说对面私人开的医院要早上八半点才来开门,让我们在门口等着,还说这家私人医院看得挺好的,好多老人孩子都是在他家这里看,而且价格也便宜。
我给王向清说,孩子等不了,要不敲门吧。敲了很久也没有来开门,倒是把隔壁邻居给吵醒了。“一大早上的敲什么敲,还要不要人睡觉!”我听到一个女的凶巴巴的说。
不一会儿陆陆续续的有人带着孩子,他们也是来看病的,我听一个人说:那医生家是住在老房子里,他都是准时八点半来开门呢!”
有啥法子呢?就只有等了。
终于等到医生开门了,人们一窝蜂跑了进去,我似乎要哭了的说:“医生,麻烦先给我家看吧,这孩子发高烧好几个小时了,已经没精气神了。”
医生说:“你家先来吧。”医生指着我说。
我把孩子带到他跟前,他看了看孩子,又用手摸了摸额头,他说,你这娃烧那么厉害?于是又拿来了一个温度计,量了之后拿来给医生看,他一看说:“四十点五度!妈呀,这孩子温度太高了,得赶紧降温,你们咋还给他穿那么多衣服噢!”
我说:“来的时候路上冷,他一直打寒战,就给他多穿了两件。”
“赶紧脱掉!”医生说完把她媳妇叫了过来,大概是给她说要怎么配药,他媳妇负责按他的处方打针输液,他就专门给人看病。
医生让我们坐在凳子上等着,不一会儿他媳妇过来打针了,小冬没有哭。我觉得他是没力气哭了。
医生说:“你在这里等半个小时,孩子烧退了你再过来找我拿药。”
小冬打了针后,温度很快就降了下来,小冬后背出了许多汗,看起来比刚才要好了很多,我们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是给落下了。
小冬说他口渴了,我给医生要了一些水给他喝,他一口气就给喝下去了。我让王向清赶紧去街上给他买点包子,这大早上的,还没有吃东西呢。
趁着这个时候,我去找医生拿药,医生给弄了一小口袋,他说一共3元,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钱,还好王向清他们最近做工的钱才拿到。
医生说其中一种若是孩子再发烧就给他吃,其他药按顿给吃,说没啥大事,吃完药就好了。
王向清买了三个肉包子,小冬吃了一个,我吃了一个,剩下一个,王向清说他不饿,他说他回家里再吃。我知道,他是舍不得吃,他留给我和孩子吃呢。
回来的路上小冬精神了,他说他要自己走,我们就陪着他沿着山路原路返回。回来时天空晴朗,心情也跟着好起来,我们一路上走了两个多小时。
回到家里才稍微缓和一点,小冬又接着发烧了,我们按医生讲的给孩子吃了药,可是孩子过了三小时候又发高烧起来,关键是孩子吃药后又拉又吐,还咳嗽,等到第二天早上,孩子什么东西也不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