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往往对书有种近于天然的而带仰视的亲近感,或者是没来由的信赖感,读着读着总是有种不应冒犯作者观点的自我审查意识,只要观点不是太反常,基本不会受到读者的主动怀疑。读者默认作者是真诚而聪明的。
作者能出书,自然是聪明的,然而未必全然都对,聪明的头脑未必就等于正确的观点,正如一流的厨师未必能用变质的原材料或破损的锅炒出一锅美味佳肴。
即是聪明的,也未必全然真诚,有种诚实叫不说假话,但真话不全说。正如,骗子多是聪明的,动听的话里也的确有理,所以才有人信服他。
以聪明而论,作者可能有所偏颇错漏,以真诚而论,作者可能另外夹带目的。正是聪明而不那么真诚的作者的客观存在,告诉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敢于设想书中观点可能是错的,这样读书才好,如果书里的确错了,那我们排除了错导人的思维逻辑,如果书里没错,那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吸纳其中的观念逻辑。
淘金式的阅读,既是读者的幸运,也是作者的幸运,金子总会发光,前提得是有伯乐常在,否则反是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了。
读书人,你不能太善良,太善良就太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