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自身的性格优劣
项羽有一个好的出身,这使他从小就有要承天下大任的意识。
项羽的祖父,是中国大将项燕。在秦国灭楚国的时候,项燕被秦军团团围住,兵败自杀。而项燕死时,项羽才只有九岁,由叔父项梁扶养长大。像他这种出身于大将军的孩子,自然前途是很好的。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项氏世代为楚将。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曾在叔父项梁的辅导下读书、习武,略知兵法。后随叔父避难于吴中。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此后爆发巨鹿之战,项羽军勇猛无敌,与秦军屡战屡胜,大破秦军。项羽从此取得了统帅诸侯的地位。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功名,自然也有很多人崇拜他,在打天下时,号召力一定很强。
项羽的身材高大,能力很强,在楚地的地位也很高,这使他看起来气势过人。
据史记记载,项羽身高力大,及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羽出生于战国末期,青少年时代是秦朝时期,24岁就遇上了秦末大起。在这个充满血和火的时代,项羽符合当时人们对一个优秀男人的评价标准。
他在楚地的地位很高,在外人民心中地位也很高,所以他在楚地的号召力也很强。这就是他能在天下崛起的原因。当他要打天下时,很多人企纷纷加盟,比如陈婴,他有兵2万人,而且还投靠了项羽,他想这样一定能消灭秦国。像陈婴这样率领万军来投靠项羽的也大有人在。
有这样的自身优势,自然将其他也有雄心打天下的人都比了下去。
当然,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这只是项羽完美的一面,而他的另一面,也是漏洞百出。
项羽不谦虚,不好学,经常半途而废。
项梁呵护项羽长大,让他读书写字,引导他走文吏的道路,但他学不进去。于是又让他去学技术,引导他的武吏的路,他又是中途而废。项梁怒其不成材,项羽自有辩解,他说学习认字写字,不过可以书写名字而已;学习武艺剑术,不过一对一对打而已。要学就要学习与万人敌的本事,于是项梁教授项羽兵法,项羽大喜,本以为项羽会在这方面成大器,可是没想到,项羽学了个大概,又无意深入下去。
这样总是半途而废,也成不了大事。若在打天下时,也这样,即想打那个,又想打这个,便同时发兵攻打多处,最后因为攻不下来而放弃;而不是卯足劲攻打一块地方,将其攻下。
这样的优势,不知道在打天下时,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而这样的劣势,也不知到在项羽打天下时会不会拖后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