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牙牙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
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精心教育出来的,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同样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养废一个孩子很简单,养好一个孩子却不容易。
有下面4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养得很好。
孩子懂得哄你
曾看过一个视频特别暖心。
小男孩不小心受伤了,怕妈妈心疼,反过来哄妈妈说:“我不痛,忍一忍就可以了”,然后就自己拿棉签清洗伤口。
感受到妈妈关心的目光,小男孩说:“你好心疼我,对不对?”
妈妈说:“对呀。”
小男孩边擦药边安慰妈妈:“没事的,用消毒水擦一擦就可以了,我下次会注意的。”
孩子懂得哄你,说明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的情绪,有同理心,能照顾到父母的感受。
这一份哄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份情商。
李开复教授曾经说过:“在任何领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两倍。”
一个高情商,懂得体谅对方,考虑对方感受的人,才更有可能收获幸福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的孩子会哄你,懂得体谅你的情绪,那么你真的很幸运。
这样的孩子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做到游刃有余,不卑不亢,也能赢得对方的肯定和尊重。
孩子会做家务
洗衣做饭打扫屋子等看似是一些家务小事,实际上是对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
很多家长以为帮孩子打理好里里外外就是爱孩子,其实你不仅是剥夺孩子的独立,还是在扼杀孩子的自理能力。
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
在杭州,某中学举办了叠衣服、穿鞋带这两项比赛。
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项目,却难倒了一大半学生。
挑战穿鞋带的孩子,有的拿着鞋带皱眉不展;有的穿到了一半就不知所措;有的好不容易穿完,却已经满头大汗了。
而叠衣服的孩子呢?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顺利。
“我是回想着妈妈怎样叠的,没有想到叠出来却一团糟。”
看这地上乱糟糟的衣服,孩子不好意思地说。
不会穿鞋带、不会叠衣服,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却不禁让人担心: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难道所有的家务后都要请阿姨做吗?想吃个饭都要点外卖吗?他们有能力整理好自己的人生吗?
毕竟,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凭什么进入社会。
要知道靠劳动教育即生活教育,孩子总要一个人面对生活,当他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苦与累自然就难以承受以后的大风大浪。
会做家务的孩子,在家庭中更有主人翁意识,即使父母不在家,他也能照顾好自己。即使开始寄宿生活或走向社会,也能打理好生活的一切。
会做家务的孩子,更会生活,也更能适应社会。
孩子不怕失败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不想参加学校的比赛,是怕成绩不好很丢人;
不想和同学一起玩跳绳,因为怕没有同学跳得多;
成绩差不敢说出来,于是改分数,因为怕受到父母的责备;
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因为怕出错了老师会批评,同学会笑话;
......
孩子总是怕输,所以从不敢尝试新的东西,不敢直面失败,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有多么向往成功,我们就有多么望子成龙,我们就会多么害怕失败,我们就有多么恨铁不成钢。
这种害怕,吞没了我们的理智,让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
这种害怕,让我们遇到一点点小风小浪,就过度解读,压垮自己。
而伤害最大的,是孩子们。
一个初二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期末考试数学单科提了20分,一举进入班里前10名。
可是,孩子不喜反忧,每天郁郁寡欢,父母都很疑惑。
孩子说,真希望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因为下次考试,也许就考不了这么多了。
如果说,更多的孩子是习惯失败,在被动地承受失败,那么,优秀的孩子则是恐惧失败。
他们回头一望,后面坐着五六十个同学,个个都如狼似虎,想要超越他,压力好大,似乎只能进不能退,守住这个位置,真不容易。
曾经有家长说,女儿期中考试时在全校前50名优等生的考场上,数学考题太难,孩子们做的很艰难。
考场上开始有哭声,渐渐连成一片,他们一边做着,一边哭着,其中不乏男生。
他们败不起。更可怕的是,这种失败情结会一直延续到成年,最后影响他的一生。
很多父母一心求成绩,不论孩子想参加什么活动,都以名次论成败,凡事只有第一名才是最棒的,倒数就意味着失败和丢人,于是孩子在父母的重压之下所幸放弃,或者形成了逃避失败的心理。
这样的心理于往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挫折。
成绩只能代表一时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往后的人生。
一个不怕失败的孩子,拥有挑战自己的勇气和尝试新东西的决心,这种品质比一时获得的好名次更加珍贵。
不怕失败,是孩子非常难得的一种品质,父母挫折教育灌输得好,孩子才能正视生活中各种挑战,直面各种失败,然后奋起直追,实现突破。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是指指点点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容得下他的失败,顺势而为,导引出他的成长。
所以,最有出息的孩子,不是一直优秀,一直顺遂,一贯轻松,而是那些失败面前,毫无惧色,相反,欢呼雀跃,迎接挑战的战士。
父母伴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也让父母成长。
养好一个孩子不容易,但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孩子愿意与你说心里话
曾在网上看到一段戳心的话:
其实我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时,没有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重新振作再出发。
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 我看到很多的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
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现状。
我们心里都知道,如果心中的苦能向父母倾诉,而父母又能理解,再苦的事情始终会熬过去。
但是,为什么孩子们不向父母倾诉呢?
有网友说,他小时候割伤手都是偷偷自己抹药——小时候告诉爸爸谁谁打我了,爸爸说:你自己要去招惹他,活该。
我说我没有,爸爸说你不招惹他,他怎么会打你……
另一位网友说,他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个阴影。
9岁那年,家里开商店,有人卖啤酒,我去拿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手臂大腿都是血,母亲没有安慰,她的眼里只有啤酒,对我一顿狂打。
至今手臂大腿的伤疤都在,可是我心里的伤疤比这更深。
甚至更有的网友说:
我每次找不到东西,都会被妈妈狠狠地训一顿,
“又把东西乱放,找不到了吧!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轻松一下?你会不会哪天把自己也丢了!……”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毛病,可是妈妈这样说我,我真的很难受。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尚若能从父母中找到救赎,谁又那么笨,自己独自煎熬呢。
不向父母求助,只因为,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不理解,父母不接纳。
孩子愿意跟你说心事,说明了他认可了你是他最信任的人。
愿意将自己的情绪展露给你,邀请你一同参与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所以,在孩子愿意说的时候,要静下来,耐心听他在讲什么。
要慢慢去学习拥抱孩子的负面情绪,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一个被好好爱过、接纳过的孩子,才能勇敢地打开自己,面对未知的人生。
他们会永远铭记:家,就是自己永远的底气;父母,永远是自己的后盾。
这份安全感可以帮助他们熬过一生中所有艰难的时刻。
教育专家饶雪莉老师说:“在孩子12岁之前,亲子关系大于一切教育。”
孩子12岁之后的人生,一切已经注定。
输掉了亲子关系,是后面多少时间都补不回来的遗憾。
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及时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反应,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补救。
养育一个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爱与支持。
愿我们都能学会用信任和接纳,给孩子一个快乐丰盈的童年,让童年的快乐,帮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END-
“你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状况不断,如有其他问题,海豚学院有众多家庭教育指导师可以免费帮您解答支招。
进入“海豚世界”,在对话框发送你想要的解答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