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因为和唐仲友闹矛盾,被朝廷平调到江西,任江西提刑。朱熹对此很不满意,认为朝廷对他很不公平,一气之下,辞官不干,跑到五夷山闹情绪,还批评孝宗皇帝,要求他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远小人。宋孝宗大怒,从此不再重用他。直到宋光宗即位,道学党徒在朝廷占了上风,朱熹才被重新起用。
此时,朱熹在武夷山已被 冷冻了五年,这年冬季,朝廷终于给了他一个漳州知府的官儿。朱熹接到任命后,照例假意推辞了一阵,便又志满意得地走马上任了。
一到漳州,朱熹便盘算起来,前些年在南康军和浙东做地方官时,也曾想把他编写的《论语》、《盖子》注释和《大学》、《中庸》章句整理刊印,公之于世。但那时碰上荒年,东奔西走,无暇顾及。现在,有条件坐下来,便打定主意,要把这四部书整理汇编,刊印出来。
想到这里,朱点连忙把门徒方壬叫到跟前说道:“这四部书是我用了毕生精力,研究历代儒家的经典和古往今来的治乱得失,才编写成功的呀!现在我打算把这四部书合编在一起,刊印发行,好为皇上立下个治国平天下的标准,使老百姓都照着这个标准去做。这样,我一生‘存天理、灭人欲’的愿望也就落实了。”
说到这里,他对着方壬吩咐道:“你快点安排时间整理一下,及早刊印出来。”
“是,一定照办!”方壬顺从地说。
朱熹注释的这四部书,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
早在二十年前的那一天,朱熹正在崇安老家给门徒们讲授“修己治人之道”的时候,突然城里传来了一个消息:广西李楫作乱,自称李王,骂官军为贼,公开宣布十年不纳税,响应的人很多。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使他心惊胆战,坐立不安。从李楫起义联想到以前的钟相、杨么起义,从“十年不纳税,骂官军为贼”,又联想到“等贵贱、均贫富”。他不由得越想越气,越想越怕。
这天深夜,朱熹翻来复去睡不着。各地农民起义军杀官吏、打地主、焚经书的情景,一幕幕地浮现在他眼前。猛然,一个蓄谋已久的念头从他脑子里闪了出来:按照“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把孔孟的那些经书注释一下,再用这些道理去管教那些犯上作乱的农民。
第二天清早,朱熹眼里布满了血丝。他急忙召集了几个门徒,指着桌上四部书,大发感慨地说:
“这《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是治人之道的根本,是我们儒家的命根子呀!可惜汉唐以来,受到乱民和异端邪说的攻击,已经没有多少人信奉了,为了维护三纲五常,消灭小人的‘离叛散乱之心’,我要重新注释这四部书。”
“先生高见,当今注释这四部书,实在是治国平天下的大事,非先生亲自出马不可。”几个门徒唧唧嗡嗡地附和着。
打这以后,朱熹整天坐在书房里,捧着这几本书和程颐、程颢等儒家对这几本书的解释,翻来复去地吟诵揣摩。他时而翻查典籍,抄抄摘摘,把那几架满是蛛丝蛀洞的经书都翻烂了;时而哼哼唧唧,自言自语,摇着笔在本子上记下点什么来。
为了编纂《四书集注》,朱熹真可谓是呕心沥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