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分镜剪辑
跟随镜头读唐诗

跟随镜头读唐诗

作者: 庄海琼 | 来源:发表于2016-10-20 15:06 被阅读12次
    王维篇
    王维:早年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写了许多关于边塞、游侠的诗歌,大都情调昂扬,气概豪迈。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这些诗往往刻画细致,清新自然,词秀调雅,别树一帜。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镜头一“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全景中景)友人下马进屋,一起聊天喝酒,我说:你准备到哪里去呢?

    镜头二“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过肩镜头友人脸部特写接两人全景)友人:我在仕途上不得意,想要归隐,去南山。

    镜头三“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中景“我”远景白云)我: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了。世间的那些不得意之事有什么关系呢,不要放在心上,隐居山间的生活足以尽兴,足以自娱,看吧,那白云在山间无穷无尽,多么悠闲自在啊!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写失志归隐,借以淡化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隐约流露出诗人惯有的归隐的思想。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镜头一“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大全景)温暖的夕阳笼罩着小小的村庄,仿佛给小村披上了一层暖暖的柔纱,远远地可以看见有人赶着牛羊归来,隐入小巷深处。

    镜头二“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全景转中景)镜头慢慢地推进,便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望着远方,等着放牧的孙儿归来。

    镜头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全景)接着镜头平移,我们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正在抽穗。而蚕儿成眠桑叶已经稀疏。

    镜头四“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远景近景)这时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鸡的啼叫,农夫们扛着锄头回来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着絮絮闲话。

    镜头五“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中景全景)镜头平移,不远处,一位诗人正看着他们,惆怅地摇头感慨。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渭河流域农村农家薄暮景致。面对农家的安闲生活,诗人顿生羡慕之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镜头一“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大全景镜头平移山→水)寒秋中山上的树郁郁葱葱,河水日复一日静静地流淌着。

    镜头二“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中景)我倚着杖,迎着风,听着风中隐隐的秋蝉鸣叫,(身后是一道柴门或是一座小屋)

    镜头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全景落日→孤烟)渡头那边夕阳慢慢落下,村庄里的炊烟缓缓升起。

    镜头四“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运用典故黑屏回忆)裴迪比作楚狂接舆,裴迪的醉歌之态。认为裴迪思想正如楚狂接舆,藐视圣道,超然物外,不无赞赏之意。又如陶渊明一心隐退,蔑视官场的清高心态。

    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应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描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及与友人志趣相投的浓厚情谊。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镜头一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编辑庄海琼 资料来源唐宋诗词鉴赏)

    小练笔

    秋日远足,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笼罩着的植物园里的一草一木,仿佛披上了一层细细的柔纱,远远地看树的颜色五彩斑斓。同学们,两人一组,走进植物园,有的捡起落在地上的松果,有的举起相机,拍下美丽的风景,还有的同学捡起一片枫叶高兴的说,“我要带回去做成书签”,还有的同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随镜头读唐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if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