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告诉我她决定将儿子送到外地的一所学校去,她的儿子从小学习信息学,在今年的省比赛中跨级初中组比赛,名列全省前50名,很有希望进入省集训队,也许孩子可以通过信息学走到最高学府。
在这之前,家长曾经给我打过电话,我建议家长慎重地考虑一下,进入初中以后,我们也会尽力为孩子的学习和竞赛提供更多地的帮助和支持。也许是对方学校的提供的条件更好一些,家长还是决定要过去。
走竞赛之路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但也很艰难。竞赛最大的困难是师资,不是所有人都能辅导竞赛的,在基础入门阶段老师还是有一定能力进行辅导的,但是进入中高阶段,真得需要专业的教练来引领,我们并没有如此实力的教练,真得不能给孩子提供好的支持。如果真得能有好的教练来辅导,对孩子的发展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竞赛也需要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正如那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这个孩子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比他的同龄人在信息学的道路上走得快多了,但是高处不胜寒,在这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他只能选择孤独前行。如果他身边有几个同行走,我想,他可能会走得更远。那边的学校会有一群像他一样,有共同目标的人,他不会再孤独前行。
竞赛也需要有顶层设计。竞赛必然要付出更多地时间去学习,也包括要付出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如何能保证文化课学习?又能保证竞赛的学习?这需要做好规划。这些学习竞赛的孩子,他们的学习学校应该有一个培养方案,可以让他安心去学习竞赛,又能确保文化课学习不掉队。同样,这些学生也面临升学的压力,竞赛的学习多多少少会影响一些成绩,像这样有特长的孩子,中考是否可以有相关的政策,以特长生的身份升入高中,减少家长和学生的顾虑。
这些问题如果能得到解决,孩子也不必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了。听了家长的电话,我在内心当中是支持家长的,因为如果能如她说的那样,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那么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虽然我也有点不舍,但是只要对孩子有好处,就一定得支持。
也许,一个孩子的流失对我们是一个遗憾。但对教育来说,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会是一种增值。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成才,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才就应该支持。
前几天,有一个学信息学的竞赛的孩子,今年参加中考。他问老师,自己要是到职业学校去,是否可以在信息学的发展会更好一些,因为他的语数英到了职业学校还是很有优势的,再加上自己的信息学基础,或许真得可以通过自己的特长创出另一番天地。如果到了普通高中,他只能放弃信息学了,高中不会有任何时间给他学习信息学,他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是很难说。这个孩子能有这样的思考,也是难能可贵,但是很多世俗的观念,往往严重阻碍了我们的思维,限制了前行的脚步。
希望这个事情,能引起更多人地思考。学生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走哪条路能成功,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为学生铺就什么样的道路,我们应该知道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希望更多人能抛弃成绩就是教育的错误思想,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把学生赶到中高考的独木桥上,却不去思考如何为学生搭更多桥。
祝愿这个孩子能在信息学竞赛的道路上取得成功!也希望我们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