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语言和阅读的条件、环境、能力,与他们未来的阅读能力以及学业成就,存在密切的关系。不仅如此,阅读也是拓宽视野、修炼气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希望孩子建立阅读习惯,就一定不要把阅读当成痛苦的事情,倒了孩子的胃口。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能力,我观看了李坤珊关于《成功的第一步:0~3岁早期阅读教育》的讲座。
在讲座中李坤珊老师提出,“适龄读物的重要性、它的意义在于越能理解和自我掌控,阅读就越有意义。通过阅读,孩子会认可书里的角色,当自己身边出现了和书里类似的角色时,孩子会在亲子共读的时候不由自主把这个象征角色的玩具带到大人身边,抱着玩具亲子共读,这是亲子共读最好的“反馈”,也是阅读的意义,让孩子自主连接到自己的生活。也说明孩子的理解,能够“掌控”故事内容,证明书籍的意义在发挥作用。很多孩子拿书的时候,书会拿反,大人会迫不及待把书拿正。其实大人不必着急,因为至少他在翻书的过程里面,了解到书是拿来翻的,书里面有图案和玩具是不一样的,认识载体,认识阅读历程的意义。是早期阅读发展的一个部分。”这让我不禁想到在班级的图书角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景。
活动区的时间到了,请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想去的区角,硕硕选择好喜欢的书之后就找了个位置坐下来阅读。他找了一本《我永远爱你》的绘本,翻了几下,就去换了一本,又是随意的翻了几下,又要准备去换了。我走过去阻止:“硕硕,你应该再仔细的看看,不要急着还书。”硕硕撅着小嘴对我说:“我都看完啦,要看下一本了。”说完又去换了一本,连续的还了五六次以后终于不换了,而是和小朋友用书搭起了房子。
小班孩子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对画面上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连续的画面更不会考虑前因后果,所以就翻一翻,看一看热闹就完了。硕硕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只是为看书而看书:有时我们要求小朋友在某个时间看书,而孩子自己没有这个愿望,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看书时就草草地翻几下,然后告诉老师“我看完了”,这自然就达不到看书的目的。
可以发挥“同伴老师”的作用。可以让硕硕选好书,然后坐下来和我一起阅读,这样就不会因为看不懂而没有耐心,也不会为了看书而看书。同时也可以借助同伴的阅读经验,理解画面的内容,享受阅读的快乐。
承承看见我和几个小朋友在阅读区看书,也走了进来,直接拿起自己带来的《好饿的小蛇》看了起来。他随手翻到一页,大声说:“小蛇。”我问她:“哪个是小蛇?”他指着图笑嘻嘻地又说了一遍,并且还指着小蛇旁边的红苹果,说:“苹果。”我又问:“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可可边用手比划着圆形的样子边说道:“圆圆的”。我表扬他回答得好, 他很高兴,又翻到其它页,大声地讲自己知道的东西。
可以看出,承承是被阅读环境以及其它幼儿的阅读行为吸引过来的,他只对自己带来的图书有阅读的兴趣,翻阅时喜欢随意翻书,翻到哪里就看哪里,没有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阅读的习惯。但他能主动用单词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中熟悉的物体。
根据承承的阅读习惯,我采用如下的指导策略:
⒈每次指导承承阅读时都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和引导承承进行阅读,多讲讲其它图书的故事情节,引导他发现有趣的地方,让他逐渐地喜欢上读别的图书。
⒉带领程程一起阅读图书的封面,并用手指读书名。让承承知道什么是封面,封面上有什么。知道看书要从封面看起,一页一页地翻,并在集体阅读时巩固练习这些阅读技能。
孩子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他也会这样去理解这本图书;孩子怎么样去探索这个世界,他也会用同样方式去探索这本书,生活与阅读发展是相关的,而阅读发展从0岁就开始。这个原理和我所在的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所说的名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不谋而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