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开了)
1
我们在和某些人交往的时候,很容易给对方贴上标签,这个标签有的是公开的一个绰号,有的是对某个人为人处世的判断总结。
比如聪明,聪明本来是个很美好的词,但如果你表现出来的聪明如果让人感觉不舒服,那就有点辜负“聪明”了。
周一,招聘面试了一位主管,对方的工作经历和薪资期望和我们招聘岗位符合度较高,于是就推荐给领导去面谈,领导谈完很合拍,让我通知此人被录用并确定到岗时间。那位主管给我答复是周三来报到,说周二怕时间紧张。于是我就约定好周三等他,周三因为我临时有事需外出,就发信息给这位主管说,我周三有事需要外出,看他能不能周二下午就到公司办理下手续,周三就可以上班了。这位主管马上就很客气的说,那你就先忙你的事吧,正好这两天我也还有点事要处理。我就周四去报到。
本觉得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尽快到岗最好。免得“夜长梦多”。承认自己是有点私心的。
但周四一早上班,便打电话过去确认,对方显然对我的办公电话已经没印象了。我说明了来意,问他大概几点可到,我好安排。他说上午会到,我说好,等你。
又过了两个小时,按常规,已经该到了,可迟迟没来,便发了条信息给他问下情况。过了一会,他回了条信息“不好意思,我不过去了。”
其实,做招聘工作多年了,经常被求职者放鸽子是家常便饭。作为一个职场老油条,对求职者的心理和普遍想法还是了解的。这位主管故意答应我的报到日期后延,是为了去进行“货比三家”,“骑驴找马”。周四一上班我打过去电话时,也许他正在等待另一家公司的通知。所以告诉我上午会过来。两个小时后,他可能如愿拿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也或者仔细考虑觉得我们不是他理想的选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条求职生存准则没错的,钱多事少离家近也没错。
但是,他的这种聪明做法很明显让人感觉不舒服。
在你以为很聪明的做了一件事之前,是不是该想一下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诚信和基本礼仪!
2
有位朋友自从从事了保健品直销工作,便开始在群里表现的很活跃、很热情、见人就会宣讲她的事业前景有多好,不是推销产品,就是想拉拢人和她一起合伙创业。在这个人人“被营销”,处处是“微商”的时代。人们其实已经厌烦了这种“全民皆商”的风气,可能因为我的情况的确属于别人眼中那类“被同情”、“被帮助”的弱势群体吧,所以这位朋友对我格外“关注”热情有加。每次和我聊天的时候,都会从我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开始说起,意思是劝我不要一意孤行,最好的选择是加入她的光辉事业大军中去,开始她“设身处地”的为我着想考虑,我会表示感谢感动,后来慢慢的感觉不对味了。
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位朋友的营销策略和思路是正确的,她的做法也是聪明的。但是这种聪明怎么就是让人感觉不舒服呢!因为她并不真正了解我的需求,对我的生活也不关注,只关注能不能把我拉过去。所以她的聪明同样让人感觉不舒服。
在你以为你很聪明的去做一件事之前,是不是该尊重一下对方的意愿,了解对方的现状和需求呢!
真正的聪明人说话做事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也会让人由衷钦佩你的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