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

作者: 月曦花宸 | 来源:发表于2022-09-03 09:34 被阅读0次

    被兴趣引导的阅读生活,是什么样的?

    罗振宇从事知识服务行业,日常工作写稿,看很多书。他每天都会阅读电子书,而且是在一块34英寸的显示器上看电子书。

    为什么用这么大的屏幕呢?因为一屏铺满有3000字,他可以将一眼看过去,捕捉到的信息最大化。一本10万字的书,按三十几下键盘就浏览完了。所以罗胖日常浏览书的速度非常快,一天至少2本。

    你可能会说:这样生吞活剥,也就是翻翻而已,这不是闹着玩的吗?你说的对,确实是翻翻而已,也确实是玩。正是这样,你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这么“玩”的人其实挺多的。比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西方世界公认的博学大神。他说自己买书进到书店,拿起一本时间翻到第69页,这一页写的好他就买,写的不好就放弃。

    麦克卢汉还有一种“玩法”就更骇人听闻了:翻开书,只读右半边,这样读下来速度快了一倍,但是信息丢失不会超过10%,所以,还是很划算。这是高人手段,我承认自己做不到,但麦克卢汉还是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读书如交友

    一个萍水相逢的人,我们没有必要把他从头看到脚;只凭第一印象,甚至只凭心情就可以决定要不要和他深交。稍微一接触,发现他在人品上有瑕疵,就可以果断放弃与他的交往。反过来,即使和一个人没有深交,也不妨碍我们从他那里获取帮助或者与其建立合作。

    这都是交朋友的常态,为什么读书就不能这么干呢?

    (罗胖)每天快速浏览电子书,就相当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见到形形色色的人。过程中当然会碰到值得细读的书,那就标记一下,买一本纸质书放到书架上。

    如果正好有问题要请教,那就读起来。觉得不错,还会做一些摘录和笔记。他(罗胖)每年这样精读的书,至少有十本。但这都是因为水到渠成的缘分,而不是因为任何压力。就像跟一个朋友交情到了,必须深了一次才行的地步。那就乘兴而去,尽兴而返啊!

    纸质书读完,如果觉得价值很高,他通常会再买几本送人。就像遇到一个有价值的新朋友,会把他介绍进自己已有的朋友圈。世上有无数的书,也有无数的人。用择友而交的方法,择书而读,有何不可呢?

    当然读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压力好大!为读到一本好书,花的时间也太多了吧?

    前面说过,不要低估人的心灵;在这里我想说:也不要低估书的魅力。一个文明想要存续,就必须像一个强悍的物种那样,有能力避开进化剪刀,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知识就是文明的基因,书籍则是基因的载体。

    每一个写书的人,都要力争把书写的好看易懂,让读者能够愉快地接受。这是文明赋予他的责任。有的书写的不好看,但又很重要,怎么办?放心,自有人会去做形形色色的解释,普及和转述的工作,接力完成,传递文明的使命。

    书籍的世界,其实不是什么庄严的宝藏圣山,而是一处繁华的闹市。各个店铺的主人都在挖空心思吸引我们进去,逗留,成交。所以读者在这闹市上走来走去,哪怕目光游离,心不在焉也无妨。

    在逛街的时候吸引我们注意,拦住我们脚步的责任,难道不是商家的吗?读书人已经来了此地还逗留了足够多的时间,居然空手而回——一个有自尊心的商家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是一个流传了数千年的强大文明呢?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结晶,对它的价值和魅力我们也要有基本的信心。“开卷有益”不是一句空话,那是一个文明对其传承者的基本承诺。只要保持兴趣的火苗不灭,爱上阅读这件事就必然会发生。

    这种读书方法,古代早就有人尝试过。谁?陶渊明。他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其实一直没有被真正认可。“不求甚解”四个字成了贬义词。但是别忘了,陶渊明紧接着还说了一句话:“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当对书中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精彩的文明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只要“好读书”,即使“不求甚解”,也终会有欣然忘食的极乐一刻。

    “爱上阅读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因为兴趣,所以行动。不妨再追问一层: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一种回答是:书那么牛,你凭什么不读?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事实上,读书只是我们提升心智的方式之一,并不高人一等。人类历史上,有大量杰出人物是不读书的。刘邦不读书,禅宗六祖惠能几乎不识字,苏格拉底甚至反对写书……我还见过很多不读书但深明事理的人,不读书不妨碍他们做出贡献,成就自己。

    另一种回答则是:读书可以换取利益啊。最典型的就是相传由宋真宗写的那篇《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从,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就是赤裸裸的利诱了。

    上面两种回答,一种是威逼,一种是利诱。它们都能为我们提供阅读的动力,但这种动力很难持久。那阅读的动力还能从哪里获得呢?

    在阿兰·德波顿的《艺术的慰藉》里,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德波顿在这本书第一页就夸下海口,说他要解决一个大问题——艺术有什么用?

    艺术能有什么用呢?这么问好像就已经唐突了艺术。那么多艺术家都爱说:为了艺术而艺术。但德波顿说,艺术不仅有用,还要把艺术视为工具。

    德波顿的论证是:作为人类,我们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由于我们身体构造上的不足,必须借助工具。我们需要切割,但缺乏这样的能力,所以必须发明刀子;我们远行时需要携带水,但缺乏这样的能力,所以必须发明瓶子。

    不仅身体,人类的心智也有不足,也需要用工具来弥补。比如人的记忆力有限,必须借助绘画帮助我们留住最美好的瞬间;再比如,人的思维经常失之琐碎,必须借助雄伟的建筑物让自己感受到庄严。所以艺术和其他工具一样,都是用来弥补不足的,好让我们成为更健全的人。

    这个角度很开脑洞。通常我们把现在这个“我”看成行动的主体,世间的一切不过是“我”达成目标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读书是为了对外获取资源,把现在这个“我”养的更强大。

    但是按照德波顿的视角,现在这个“我”距离那个本该如此的、最终完成的“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这一生的努力,不过就是奋力前行,爬到终点,揭开那张命运的底牌看看:“我”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视角也可以用来回答:“为什么我们要阅读?”因为我们生在文明之中,文明对我们有一个承诺:一个更好的、心智更健全的、认知更完善的未来之“我”正在前方等待着。那是“我”应得的,本该如此的,命中注定的。通过各种路径,“我”一定有办法抵达它。阅读只不过是其中最便宜,最易得,最丰富的一条路。

    我必须承认,这个角度对我来说很有说服力。仔细揣摩爱读书的人的内心,你会发现这是很多人爱上阅读的理由:在人世间走这一遭,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本来应该成为什么样子,哪能甘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ru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