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eak experience

Peak experience

作者: 星期八_902b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03:40 被阅读0次

我一直相信这么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我感受到了。

2019年5月25、26日两天,我和学校的老师一行四人来到了蒲城县县城的民办学校----芳草地学校。这座漂亮的县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时间的诞生地,是国民革命军上将杨虎城和清朝宰相王鼎的家乡,这里有唐桥陵、唐泰陵等雄伟的唐代帝王陵墓。

一到宾馆,我的战斗就开始了,从任务开始到任务结束,一天一晚,我又一次经历了相似的场景,相似的夜晚,相似的压力和相似的自己。前一次这样的经历记不起来了。教学设计从一稿到二稿、三稿、四稿的反复修改,不仅在修改设计,而且在修改自己。最终的设计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才打印出来的,虽然还不是很满意,时间对于我来说不够了。上课结束后的Peak experience让我成为幸运儿,认识陕师大的曹春阳和衣新发教授,英语方面的大咖,全国创新课堂的评委等,尤其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有多幸运时,加微信,留电话,陕师大某某书记给我们拍照,并邀请几周后我可以参加**活动,一系列的惊喜我有点觉得不是真的。回家后的联系发现是的,是真的!

                                                                   教学设计一稿

一稿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完全based on 西安讲课的沉淀,理念的高度决定实践的境界,当时的理念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重点着手,让思维落地,让思维可视化,基于学生对象的不同和授课教材的不同,尤其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与学生真实情景的语用氛围,并做了调整。除了这些之外,更不用说对文本的挖深,学情的分析(通过网络、出租车司机、同事的同学等)和亮点的大胆创设都做了准备。完工时间五月二十五日凌晨三点。完工地点兴隆宾馆303.

教学设计二稿

我想说公开课与常态课的最大区别在于学习对象的不同,这句话在与衣教授的沟通中也得到了大拇指的表扬。来到距县城15公里的芳草地学校,还没来得及参观学习时,开幕式开始了,教师报雷镇海社长的讲话触碰了我的大脑,又一次让我对昨晚的教学设计有了重新的认识。他说,华为事件告诉我们,美国人最怕原创,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这样的课堂就是原创课堂,原创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持久的。下一个活动就是听课啦,作为一个第二天就讲课的老师来听课,观课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这种不一样,我收获了很多。我对学生更了解了,对上课老师的设计更懂了,找到了值得学习的地方,也从他们身上告诫自己应该避免什么。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二稿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based on 一天的听课收获,我反复的看电子课本,反复的预设场景,对问题的设计发生了由粗---细---准---少,对文本的授课思路更加清晰,那种感觉不孤单,因为我一直在和文本对话,昨晚的对话是相知,那么今晚的对话就是相识,编书的意图让我对文本再次审视修改。完稿时间五月25日六点多。完稿地点兴隆宾馆。

教学设计三稿

打算休息休息,放松一下,收到杜叔叔(杜金山校长)的微信,我对课的理解和杜叔叔语音又议课了一番,虽然对课帮助不大,但是每次的聊天都像是在听讲座,边记边说自己的理解。

三稿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based on广东省一位生物老师的课和福建省福州市老师的课,他们分别对学生用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奖励,效果不错。 问题也出来了,物质的奖励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作用缓慢递减,精神的奖励作用试用期竟然是一次性的。第二位老师再使用不起作用了。对调动学生你积极性,从问题的精选,课堂规则,游戏规则,参与者的竞争意识等各方面做了重大的调整,对预设的范围由原来的3层扩展至5层,这节课的设计更细了,适合的对象更多了。对我的要求也更高了,挑战自我,我告诉自己要做原创课堂,自己的原创课堂,理念与实践的结合总是那么不顺利,我删了写,写了修改,玩了又删,思绪想不能停止的马车推动着我反复着,真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哈。已经十一点多了,我在提炼加工设计理念书写的过程中,其实是对自己这段时间思考的总结,确定与不确定因素一目了然。完工时间五月二十六号凌晨一点。

教学设计实践后

下课后,我第一反应就是赶快谦虚的请教专家的点 评,当我刚准备挪动脚步时,曹教授已经走到我面前了,处于礼貌的话语还没出口,点评开始了,全英文点评吓着了我,吓着了学生,也吓着了听课的所有老师,反应过来时,一两句已经过了,我拿出手机边录像边听,他的英语纯正流利,先说了优点,说到不足时,他留给我的竟然是个问题?我肯定要追问哈,我用汉语说出他抛出的问题,他是用英语回答的,迫使我们之间的对话全英文交流正式开始了,他没告诉我答案,而是举例子,我刚才上课的做法,如果用这种方式可不可 以呢?太细心了。我明白了问题的呈现如果通过更耀眼的载体或形式实现收效会不会更好呢?内容与形式,语言与思维,想法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了。更耀眼的载体对于我来说,没见过。局限于眼界和胆识。我的新问题又来了,学生们一个个要曹教授和我的签名, 问题止步了。会务组的电话,曹教授走了。我竟然忘了加他的微信,也让他给我签名。

我发现面前有个老师一直冲我笑,我猜想肯定是听课的老师吧,我问好后!一场全英文的对话又开始了,我有个单词不会,一丁点汉语都没有,他是英英解释的。他就是衣教授,我的问题就是他给我解答的。孩子们的那张签名纸上有三个人,我很荣幸。衣教授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是他人生的一次Peak experience,说我是个幸运儿,对我来说更是一场Peak experience。催我的电话响了,衣教授的电话也响了,衣教授说以后我可以电话问他,关键时候掉链子,微信扫不上哈,衣教授让我把他的微信二维码拍个照片,还答应帮我找曹教授要签名,加微信。哈哈,认识两位英语大咖就这样实现了,曹教授看见我和衣教授一起走来,很是吃惊,他们之间也是英文,说的更快了,我听懂了一点点。更幸运的是,我和同事是搭陕师大的车回宾馆的,车上两位教授给我们讲了有关上课的先进理念,思维的培养,素养的落地等,这会全是干货哈!

教学设计四稿

四稿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based on两位大咖的建议,基于文本---让创新点更亮,基于学生---让语言拉近距离,基于课堂---让独角相声变成群体相声,基于问题---表现得形式与前沿接轨,基于思想---胆识、胆量、创新、突破。完稿时间五月二十七日凌晨2点。完稿地点:家里。

意外的收获:芳草地的孩子加我的微信了。那能感受到他们真的喜欢我。我也把孩子们的快乐分享与两位教授。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越努力,越幸运!

try harder to try smarter.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eak experienc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sh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