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老人家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条链接,出于产品人天生的好奇心,我立刻下载把玩了一番。
![](https://img.haomeiwen.com/i4785056/015e5a806d655990.png)
产品的名字『我有伴』,slogan是『我有伴,不孤单』
产品架构大概是这样的,V1.0版本就占满了5个Tab,分别是『首页』『交友』『发布』『消息』『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4785056/5a4a0297881e3f31.png)
从产品的名称与slogan一般能够看出一个产品初期的定位以及要解决的痛点,『我有伴』就是『我有伴侣』的意思,而『我有伴,不孤单』就能明显看出产品是为了解决中老年人交友这个需求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交友』是大而广的需求,它不是痛点,不能作为产品启动时的切入点,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背后的底层需求也是交友,但微信的切入点是免费发短信、微博的切入点是140字发表观点、抖音的切入点是沉浸式音乐短视频、快手的切入点是GIF动图。
如果『我有伴』这款产品只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也就算了,毕竟这错误99%的失败产品都会犯,不足为奇,奇葩的是这款产品V1.0就做成了大杂烩,集成了交友、社区、为子女相亲、老黄历、天气、抢红包、新闻资讯、小视频等一系列功能,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的设计师相当优秀,设计有质感,交互逻辑清晰,特别是针对中老年不太会打字而开发的语音评论系统,看得出特别用心。
但是,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找准需求、找到痛点的基础上,否则没屁用,一切都成空中楼阁,痛点才是基石,交互设计仅仅是锦上添花。
那到底中老年人交友的需求到底存不存在,抢不强烈呢?答案是存在,而且十分强烈,下面是我加入的一些中老年人交友/相亲群
![](https://img.haomeiwen.com/i4785056/7bbe9bb06f49cef1.png)
就目前而言,把中老年人带出微信是不现实的,特别是交友。
一方面,现在App的拉新成本已经高得吓人,也没有便宜的触及中老年人的渠道,对于并不熟悉手机的中老年人来说,每多一个步骤,都是在增加门槛,自设漏斗,转化率进一步降低,拉新成本会更高;
另一方面,老人家没有足够的动力离开微信,你的App上也没有足够优质的内容/人把老人家留存下来,至于那位老人家为什么会发给我链接,是因为有红包激励,是利益驱动,而不是荣誉驱动,因利而来,也会因利而去。
总的来说,这是一款老板驱动型的产品,是典型『我要干什么....』,而不是『老人家们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哎~白白浪费了这么优秀的设计师和程序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