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之八十八:《通感》 ——钱锺书(二)

表达之八十八:《通感》 ——钱锺书(二)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4-08-28 20:59 被阅读0次

           02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成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牢牢结合在一起,因此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二九《亲邻招集,强往即归》可以来一个翻案:“已觉笙歌无暖热,仍怜风月太清寒。”我们说红颜色比较“温暖”而绿色比较“寒冷”——只要看“暖红”、“寒碧”那两个诗词套语,也属于这类。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the quavering upon a stop in music)和光芒在水面浮动(the playing of light upon water)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similitudes),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the same footsteps of nature,treading or printing upon several subjects or matters)[1]。那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

    通感的各种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视觉和触觉向听觉里的挪移。亚理士多德的心理学著作里已说:声音有“尖锐”(sharp)和“钝重”(heavy)之分,那是比拟着触觉而来(used by analogy from the sense of touch),因听觉和触觉有类似处[2]。我们的《礼记·乐记》有一节极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拍合。“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礼记正义》对这节文章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解释。“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诗·关雎·序》:“声成文,谓之音”,孔颖达《毛诗正义》。“使五声为曲,似五色成文。”《左传》襄公二九年季札论乐;“为之歌《大雅》,曰:‘曲而有直体”,杜预《注》。“论其声。”这些都真是“以耳为目”了! 比孔颖达讲得更简明、而且有《乐记》本文里那种比喻的,是《全后汉文》卷一八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文心雕龙·比兴》历举“以声比心”、“以响比辩”等等,还向《长笛赋》里去找例证,却当面错过了马融自己说的“听声类形”。《乐记》里一串体贴入微的“类形”,比起后世传诵的白居易《琵琶行》那一节,要添一层曲折。“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只是把各种事物发出的声息一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泉声一来比方“嘈嘈”、“切切”的琵琶声,并非说琵琶的小弦、大弦各种声音“令人心想”这样和那样事物的“形状”。换句话说,白居易只是从听觉联系到听觉,并非把听觉沟通于视觉。《乐记》的“端如贯珠”是说歌声仿佛具有珠子的“形状”,又圆满又光润,构成了视觉兼触觉里的印象。近代西洋钢琴教科书里就常说“珠子般”(perle)的音调,作家还创造了“珠子化”这样一个新词来形容嗓子(une voix qui s'eperle)[3],或者这样形容鸟鸣。“一群云雀儿明快流利地咭咭呱呱,在天空里撒开了一颗颗珠子”(Le allodole sgranavano nel cielo le perle del loro limpido gorgheggio)[4]。“大珠小珠落玉盘”是说珠玉相触那种清而软的声音,不是说“明珠走盘”那种圆转滑溜的“形状”,因为紧接就说这些大大小小的声音并非全象莺语一般的“滑”顺,也有象冰下泉流一般的艰“难”咽涩的。白居易另一首诗《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落盘珠历历’,韦应物《五弦行》。“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同样从听觉联系到听觉。元稹《元氏长庆集》卷二七《善歌如贯珠赋》就不同了,“美绵绵而不绝,状累累以相成。……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啭而一一皆圆。小大虽伦,离朱视之而不见,唱和相续,师乙美之而谓连。……仿佛成像,玲珑构虚。……清而且圓,直而不散,方同累丸之重叠,岂比沉泉之撩乱。……似是而非,赋《湛露》则方惊缀冕,有声无实,歌《芳树》而空想垂珠。”这才是“心想形状”的绝好申说[5]。又如李颀《听董丈弹胡笳》,“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或韩愈《听颖师弹琴》。“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也是“心想形状如此”。“听声类形”,“成像构虚”符合《乐记》的手法。“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可以和“上如抗,下如坠”印证。

    【注】[1]培根(Bacon)《学术的进展》(Advancement of Learning) 第2卷第5章,《人人丛书》(Everyman's Lib.)本87页。

    [2]《心灵论》(De Anima)第2卷第3章,罗勃本115页。

    [3]布吕诺(C.Bruneau)《法国语言小史》(Petite Histoire de la Langue francaise)第2册198页。

    [4]贝利(F.Perri)句,见普罗文扎尔(D.Provenzal)编《形象词典》(Dizionario delleLmmagini)23页引:参看同书138页(D'Annunzio)、746页(Gentucca)、944 页(Mazzoni,Paolieri)相类的引语。

    [5]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李贺的修辞。《恼公》“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上句正是说“善歌如贯珠”。歌如珠,露如珠(例如唐太宗《圣教序》:“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两者都是词章套语。李贺化臭腐为神奇,来一下推移(transference):‘歌如珠,露如珠,所以歌如露”;恰象元稹的《赋》里提到《湛露》。形象思维里惯用的这种推移法,在逻辑思维里是认为不精确的;《吕氏春秋。察传》早说:“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参看《墨子·小取》论“推”,刘昼《刘子·审名》,罗斯达尼(A.Rostagni)《亚理士多德〈诗学〉:导言·本文·论释》(Poetica:Introduzione Testoe Commento)第2版《导言》78-9页论“科学的三段论”(sillogismo scientifiCo)和文学的“形象简化二段论”(entimema immaginatiVo e sensitivo)。

    本文选自钱锺书《七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之八十八:《通感》 ——钱锺书(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tg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