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我的一个同学,我们有时在一起喝茶闲聊,有时喝点小酒。这天,我们相约来到小酒馆,看到了G总、A、X女士坐在桌前。
在吃饭中,不知是谁提到了孩子,这时,X女士问G总,“你的孩子在哪工作啊?”G总是做对外贸易的,平时很健谈。G总说,“在国外。”“你让她去那么远,你不想她吗?”说起他女儿时,G总全身透着兴奋,话语流畅。
女儿到武汉上大学的第一天,听了辅导员对学校介绍后,很兴奋对我和她妈妈说:本科期间,可以申请交换生到欧美学习。
入学后,女儿报名参加了英国注册会计师ACCA的学习,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周六周日到财校参加辅导班。大四,以交换生身份到英国学习一年,本科毕业后,申请国外读硕士。女儿到国外读书的那一刻,我有点郁闷。
Gao总说:女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志向。她申请国外留学时,我说在国内多好,见面方便,在国外,来回多不方便呀。那时,她雅思6.5,申请材料通过审核,收到了多个学校的offer,女儿说让你负担生活费用、学习费用,你不愿意吗?你们说,我能不拿出那点钱吗!
刚去半年,就赶上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女儿搬到校外,在一家停业的公司内租了一间房,那时,许多人离开了住处回家,整个楼层,就她一个人住在那里,除买食材外出外,其他时间都是独自在室内。从那时起,她学会了做烩面,包饺子等。
我们在国内,被封闭在小区家内。每天我们都在视频上见面,说着各自的情况,叮嘱说不要外出,在室内呆着,注意防护。在揪心难捱中,渡过了那一段时间。
G总与我、A都是同学,她女儿在国外的上学和工作的事,我们略知一二,但从来没有讲述的这么详细。X女士、G总是通过A认识的,她也有一个女儿,刚上大学,G总女儿的事引起了她的兴趣和关注。
他继续说,孩子在衣食住行和感情对我们的依赖,早已是我和她妈妈生活和情感中不可或缺内容。孩子去国外生活,心里有点空,空间距离上的远离增加了思念,距离和想念成正比。那时,一天在微信上没见到她的话语,就向她发出追问,有时,半夜醒来,在微信上留言督促回信。
说到这里,他感叹道,人就是一巨婴,小时候需要父母的呵护养育,长大成家有了孩子后,需要孩子的安慰和温情,年老更是依赖于孩子。在这个世上,我们一直需要亲人精神支撑、情感供养。狗类中有一巨型贵宾犬,外貌优美迷人,受伤后,却粘人闹人。人有时就和那个巨型贵宾犬一样。
女儿毕业后,国外管制放松,经济恢复,她在国外找到了工作。国内也恢复了正常生活,我们的工作生活一切有序。现在想起来,往日如昨,那两年,是一个精神折磨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重生的过程。
孩子和父母在生活中,自身要独立,精神要成长。经历了孩子出国事,他说他现在的精神已由她女儿的身上转移了,现在就是如何将自己的心安顿。巨型贵宾犬的主人是它的上帝,人也该有自己心灵的安顿之处。那远在天外,近在心里的精神重建就是立命安身之处。上天为他关闭一道门,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疫情期间,G总和他女儿的生活情感变化,是那时不在同一座城市的父母子女的共同的生活情感。这样的生活让我们家庭生活在发生变化。
X女士问:那你老了怎么办呢?G总一楞,说:现在做做对外贸易,每年跑跑玩玩,看看东北的雪,吹吹西北的风,走走新疆的草地,遛遛云贵的江,再淋淋南方的雨,享受一下生活。祈求自己的身体好一些,到岁数大了,还能生活自理,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说到这里时,G总一笑:再往远了说,她在哪里生活居住,我们就到那里。
这时,饭吃的差不多了。A说:“吃完饭了,走吧。”走时,A给我们一人两瓶醋,说是一个朋友给的,让我们尝尝。
我说:今天晚上吃的菜,有甜点,有靓汤。中间,又有G总讲的那温馨的亲情家事。你现在又送给我们醋,这顿饭,酸甜苦辣咸,你让我们都吃了。大家笑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