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1.26讲师-夜青魂 1真正把自己脑子里那个超级好的故事弄出来变成同等有价值的文字,需要耗费的精力其实远超你的想象。 2你得长期在具体的“写”这个动作里去磨练技巧,而不是简单表示我理解了某种技巧。
以及超好的耐心,超能耐久的长期坚持。
3最后,还要加上正确的运营和几分运气。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4听课的时候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完全都了解了的东西,能实际自如运用的有多少?
5写作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因为它是创造性的劳动。你必须要战胜的是最难战胜的自己。这对大家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
6坏消息是,写作其实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之一。因为它实在是除了对天赋有基本的要求之外,就没有任何门槛。
7任何人,只要他愿意,都可以成为一个小说家。
8这对大家来说,意味着竞争的激烈,也意味着你本来以为自己才有的很多优势,其实还有一大批人跟你一样,同样也有.因为能够产生作者这种生物的人群基础是在是太庞大了。
9SO,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写作知识,真正让我们迈过那个门槛,成为一个小说作者的东西,就只有一个字,
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写。
10要码字,就得把自己绑在椅子上老老实实码字。
11拖延症真的是一种病哈,得治。最容易干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找很多借口拖延
12不断的延迟自己正经下笔叙述故事的时间。你只是有意识地、无意识的各种拖延而已。
这种拖延包括各种以“准备”为名的拖延。然后一般也都容易有负罪感,所以这个咬咬牙其实还勉强能克服的。
13最难克服的,其实就是那种无意识状态的拖延。
14比如,查资料不能停止星人写小说,资料堆了几百万字了,连个开篇的两万三字都还没写好。
又比如,写大纲必须完美星人写小说,大纲写了十万字了,还给自己故事世界画了精美的地图等等,
正文写了不到两万字就又开始去丰满结局部分的大纲了。
15还有各种“做人设不能停止”、“编名字不能克制”、“忍不住要做编年史”各种外星球的作者,
这都是无意识的拖延,具体说,拖延的就是作为一个小说作者真正该做的那件事:
正式地进入叙述。
16SO,在座各位,都请注意这一点,如果发现自己被外星人劫持了,想办法回到地球。
不要踏入那种看起来是“我有在很认真地做准备呀”这种明显的误区。
17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取好所有角色的名字
你不需要编写宏大的史诗气魄的编年史。
你不需要设置完整完美的升级体系。
你甚至都不需要一份完整的大纲。这些都是作者拖延症犯了之后的假行动
18这些都是作者拖延症犯了之后的假行动,大家是不是觉得好好矛盾?
为什么跟前边几节课说的不一样,不是说好的写大纲吗。。。。磨刀不误砍柴工”
19从大的方面说,为了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我们应该花时间精力来掌握一些基本写作知识、了解行业常识、竞争规则,有了一定的准备之后再动手,这样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从小的方面说,为了能够更顺利的进入写作状态,为了让好的写作状态持续事件更长,我们端坐动笔之前也确实需要伸伸腿扭扭腰,深呼吸两口平静下来。也应该简单列一下提纲。
20对一个小说家来说,只有当他开始具体叙述情节的时候,才是真正开始了写作。其他的都只是准备工作而已。
21而过度的准备工作,会严重消耗作者的创造力。请大家严肃地意识到这一点。
22前边的课上我们详细地教大家写大纲,让大家体会到了大纲的重要性,但是你千万不要把这当作延迟真正写作的借口,花无数时间去反复推敲完善。我们讲大纲这一课的时候也明确提到过,简洁的大纲其实更受编辑欢迎。
23如果没有人要求你提交一份完整、详尽的大纲,那么你永远不要主动去写一份完整、详尽的大纲。不要神话大纲的作用。
24尤其不要试图单独针对大纲去尽善尽美。你这么干的时候,要意识到自己实际上被“大纲必须完美星人”劫持了。
25越是完整详尽的大纲,越是容易挫伤创作激情,并且,会直接影响到最后作品的成色。
26你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的大脑,因创作思维刺激产生的荷尔蒙分泌,是有限的当你在脑海中初次成型一段全新的、有价值的思维产品的时候,这是你的大脑神经速度最快、逻辑最清晰、情感最丰富,语言中枢也最活跃的时候,因为我们大脑的工作机制是激励“创新”的。“新的”、“陌生的”、“有变化的”思路,会让你的大脑兴奋,并且提供相应的神经化学物质做为奖赏。
27当你大脑意识到自己是在“炒陈饭”的时候,也会“兴趣缺缺”。
28这就是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之前认为很好的情节在正式写的时候却大为失色,甚至索然无味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让大家没事少bibi,别闲聊多码字的原因。
29这就是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之前认为很好的情节在正式写的时候却大为失色,甚至索然无味的原因。
这也是我们让大家没事少bibi,别闲聊多码字的原因。
大家以为自己通过很畅快的讨论,于是就可以有好好写一把的状态。事实上,最后都发现其实只会写得很少。
30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在讨论中自我满足了,没有多余的荷尔蒙提供给你写东西了。
压力和表现欲的刺激下,你讲个故事,做个讨论,是很快乐和容易陶醉的。
31尤其是当你直接跟人讨论一段还没有想过,写过的全新情节、观点我们总是在“兴奋状态”下进行初次创作最为容易的,语言之犀利,思维之活跃,创造力高水平发挥,这种时候你总觉得是讨论引发了你的激情和灵感,其实真的不是。
32你还总觉得你可以把这种状态下讨论的内容记下来,之后“正式写”的时候再利用起来,
其实你做不到。
33你总是会在回头正式写的时候,发现相比第一次脱口而出的内容,明显有所失色,甚至索然无味。
34SO,我们科学的建议,就是你永远应该把自己某段情节的“初次”,直接留到正经写的时候。
或者在你有想要讨论或者其他围着这段剧情打转的行为的时候,直接提笔开写。否则就是对你自己创造力的严重浪费。
35我们很多作者,都总是在喋喋不休的争论和显摆当中耗费完了自己的精力,精神和肉体都会感到疲惫之后,意志力也会明显下降。直接体现为你会加强暗示自己,“今天其实已经很有收获了,不必继续了”,等等。
实际上,你还什么都没干。
37我们这反复强调了哈,大家要意识到这点,要吸取教训。如果你有了要详细具体化某一段故事的冲动,说明这一段思维产品在你脑海里已经成熟了,你应该立刻马上正式地把它写下来。如果只是模模糊糊想到一些,那就尽管粗略的记录,保证关键细节不被忘记。如果只是模模糊糊想到一些,那就尽管粗略的记录,保证关键细节不被忘记。
38而我们的大纲,本身就应该是粗犷的,高拓展性的,可以灵活延伸、压缩,随意扭曲变向,并且随时做好了被改动、被替换、甚至被推翻的准备。
39我们立刻动手去叙述正文的时候,真的是挺难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你找到各种拖延的借口的时候。
40大纲的作用,仅仅是在整体上给你故事一个大致完整的结构,或者给你之后的故事提供一个粗略的情节发展方向。
千万不要以为,我的大纲如果比之前好了很多倍,那我的作品一定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倍。
大纲并不能真正从本质上提升你的作品质量。
41大纲到底有什么用呢?仅仅是在整体上给你故事一个大致完整的结构,或者给你之后的故事提供一个粗略的情节发展方向。如果一开始写一本新书,你就用大纲的形式把你想写的故事粗略的轮廓记录下来,在你失去灵感时,可以用来做为突破的线索、凭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