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我们的工作才是脑力劳动者。教学不反思,跟拉磨的驴一样。”五一节,和同行也是好友坐而议教,感慨。
正好,4月24——26号远赴深圳龙华参加了“七省九地区教研共同体部编教材作文研讨活动”,趁记忆还鲜活着,择触动最深的几点做小结: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关于基于学情的作文课
听同事杨映讲,7省9地教研共同体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时,她、29江蜀月与专家评课的标准截然不同,不学习不得行。
幸好此次赴深前,李永红老师专门拿刘铁梅老师的课例演练又开讲座,总算在观课时能有的放矢:首先要关注“教什么”是如何确定的。对于母语写作,学生不会完全不懂,只是“少”与“多”,“不够完善”与“完善”的区别,所以教师在课前或者课堂上,通过哪些方式侦测、判断学情,基于学情再确定教什么内容安排调整教学流程,是教师必须思考的,比如获第四名的《舌尖上的乡情》,渝中区的张曼老师就提前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了解学情。
但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学情的了解,也并不能仅凭一次或者几次学情侦测或者课堂练笔中就能充分暴露,所以,老师必须得立足本堂写作内容,对可能涉及到的核心写作知识做充分的澄清,在学生需要的“愤”“诽”之时,给予引领。
(二)关于核心写作知识
为什么从小学开始到初中,甚至再到高中,我们的学生即便掌握了再多的写作陈述性知识,还是在写作时掣肘?
借助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教育超市”的隐喻“学校所提供的各类课程,应该像'超市'中的商品一样,追求的是“实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追求'系统性'与'丰富性'。如同怀揣武林秘籍却不知道怎么开练的学徒,也有点像拿着工具箱却不知道怎么用的修理新手……从我自己的作文课来看,教给学生的陈述性知识不算少,但学生不知道如何从繁多冗杂的知识库里选择适切“这一次”作文的“工具”,不清楚按步骤有条理分层次的完成写作任务,一直是大问题。
因此,找到每个写作训练点要用到的策略性程序性的核心写作知识,是一堂写作课前务必要着手去做的。
观察名师优课,我们可以发现,郑桂华的描写景物课堂上,针对现场据图写作,郑桂华老师给出澄清的“景物描写三原则——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在邓彤老师的创意写作课上,针对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写故事的困惑,邓老师给出澄清的““愿望+障碍=冲突”的故事模型;李永红老师的学会叙事课上,李老师给出“多角度切分、原生态还原”的策略……
这些可操作性强,落点聚焦的策略性程序性知识,就是针对具体的写作内容在学生的写作中,拿来就能用,用了能合体入格的“工具”。
因此,此次观课议课中,我着重观察了每节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搭建怎样的内容形式支架,学生通过课堂获得了怎样的写法技能——其实质是思维的锻炼提升的过程。
因为对张曼老师《舌尖上的乡情》最是熟悉,还是以此课为例,说说我的心得:“学习抒情”是七下二单元的写作目标,张曼老师通过参阅大量论文,澄清出核心写作知识:直陈、铺垫、寄寓,并在课堂上,以学案摸底到的内容为起点,用写一句,写一段,做修改,一步步通过经典、下水、学生作品进行读写共生,让课堂练笔逐步深入,达成课堂目标。(但也有遗憾,因为没能更多呈现经过修改后升格的文本,难以看出本来写作水平就不低的学生的收获。还有就是通过课堂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哪些角度的提升,需要听课后好好梳理——通过观察每次上课学生的反馈、每次磨课后学生写出的完整文本,检验总结出的“写作策略”是否有效落实,或者需要完善补充,很有必要)
(三)关于写作过程教学化
这次观课,大多数老师的作文课堂实现了教学过程化指导。我以为,这是作文教学的进步。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在《作文教学教什么》一书指出:必须明确,作文过程化指导是为了解决学生作文的入门问题。因此,有创造性的内容不在过程化指导之列自可理解。就如何处理写作指导过程中机械训练与创造性活动的关系,郑桂华还指出:早就有人批评过作文的分解训练是科学化、机械化、教条化的做法。用这样的方法培养高层次写作人才当然不行,但是,中学作文课要完成的任务,首先是让学生学习基本表达,要学生就眼前所见的事物、自己所想的问题运用文字向别人说明白、讲清楚,用的是基本能力、常用技巧和简单定式。因此,选择一些作文教学点,找到一些作文训练的分解动作,探索一些作文训练的简单有效的定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初步指导,使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提高效率,其效果还是可以期待的。
聚焦一个作文教学点,分解策略,程序推进,这种方式在“生活化作文”李永红老师的课堂屡见,就不展开。
(四)关于读写结合的共生课堂
有效的写作指导课,要读什么内容?读多少?怎样的姿势读?……对这一问题,看法纷纭。
部编教材相关篇章,名家经典作品,学生同题文章(或文段),老师下水……课堂上,着眼于本堂写作训练点择取以上阅读材料的一篇,更多时候是一段,甚至一句,或者是老师根据本堂训练点做的变式(比如,用因果思维“苦恼+原因”变式《窃读记》《阿长与〈山海经〉》《最后一课》《秋天的怀念》,让学生也用此形式,运用此思维方式写作一句“故事梗概”),打开学生思路,触发他们的感悟,对于写作指导,收效甚好。
但有个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就使得课堂共生的文本不光难收示范或者启迪、触发之功,反而会导向错误——那就是要弄清楚怎样的文本适合这一堂课,适合为达成这一堂教学内容呈现。
而筛选适切文本,务必要用到求同存异的“群文意识”。还有,课内文本和课外文本相比较而言,课内文本,特别是精读过的文本,更适合作文课堂,供学生琢磨文本形式,提取策略知识。
……
以上简诉了观课的感受,活动中,渝中区各个学校的优秀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深感佩服的同时,也更对教师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有了体认。
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理念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更要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