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上收到一条信息,我的挂靠了N年导游证的公司,要倒闭啦!

尽管这么多年来,她也就是我“挂靠”的单位,她不给我发工资,我每年还要交几百块钱管理费的单位。没有那么紧密的关系,但也算“血脉”相连。
所以,看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心还是有点酸。
当年凭着一腔热情考了这么个导游证,其实是为了自己玩起来方便,但也因为有了这个证,每年的培训、缴管理费、换证……都跟她扯上了关系。
疫情三年了,旅游业受到的史无前例的重创,无论是不是从业人员,都太明了了。
想出去旅游的,被疫情阻住了脚步尚可以忍耐一下;靠旅游吃饭的从业人员,可以忍几天,但忍着三年不吃饭,不饿死几轮了才怪!
时代的每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我们曾被培训过如何在疫情造成的行业寒冬里自救,所谓自救,就是教大家怎么直播带货,怎么用抖音,做自媒体什么的。
能做好自媒体的最根本的要素还是内容啊!整天坐在家里的导游们,怎么能做出精彩纷呈、吸引眼球的内容呢?又怎么能靠着这条路吃一顿饱饭呢?
难,真的挺难!
连大本营都顶不住了,不知道挂靠在这里的若干导游人如何自渡?
其实,想走出去看世界的人有很多很多,但大家都被疫情牵制住了脚步,一旦疫情结束,这个旅游的市场一定是爆发性地复苏,那时候旅游从业人员的春天也就奔跑着回来了。
但问题是,什么时候疫情能不拉住我们向外走的脚步?让我们回到像2019年那样自由奔跑、自由呼吸、说走就走的时候?
还没有答案。
今天,先生说,加拿大已彻底躺平,取消了所有有关防疫的措施,入关的时候不再需要测核酸,不再要求疫苗接种记录,甚至不需要戴口罩了。
一切都回到了疫情前的状态。
香港也差不多放开了,今日的香港机场热闹非凡。
澳门据说也快了。
我们在心里也这样期盼着,虽然现实是今日深圳新增了十个病例,让很多地方又被围上了围栏。
都在盼望二十天以后有不同的防疫政策,拭目以待吧!
为这些实在撑不到黎明的企业祈祷吧,为她们悲壮地倒在了天亮之前。
2022年9月27日于深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