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二宝下课,看时间还早,就带小宝来附近哥哥们曾经的幼儿园看看。
幼儿园对面有个地瓜坊,不知是何时驻扎在这里的,但是十年光阴过去,老板的生意还似以前那样红火。
进去买了几样零食,想着一会儿接了那几个孩子,他们就可以尝尝新鲜了。
老板娘还是那么爽朗利索,几样东西一加,清楚的给了一个数,凑整抹零。
看出来了,这个店能开十多年,肯定是有她的经营之道。
平时也就买东西时候可以接触一两分钟,看她大方的给顾客让利,每一单生意都做到和气生财,也真是明智。
从店里出来,对面就是幼儿园,远远望去,给人一种冷清。
校园里原有的滑梯、小火车、大马,这些玩乐设施,已经被清理。空空荡荡的幼儿园空地,只剩下几棵垂柳和樱花树。
空地上还铺着绿色草垫,满地的落叶几乎把垫子完全遮盖。
浅绿色的墙体,依然是幼儿园里最浓重的氛围。如今在没有生机的校园,越显得孤单。
怎么会这样?
我家大宝14岁,二宝10岁,曾经都在这里上的幼儿园。
清楚记得每天接送孩子的场面,六一儿童节的热闹,满树樱花的情景,等孩子时我和同学妈妈的闲聊,记忆超好的、声音洪亮的门卫大爷,老师和孩子约定的话语,进班参加活动的感受,等等。
这所幼儿园地处珠峰大街与天山大街湘江道的中断位置,门口马路很宽,接孩子等孩子地方都在便道上,完全不会影响到交通。
幼儿园还有一个更厉害的点,每年抢着进的孩子特别多,招生特别火爆,每次提前一年就能把入园名额招满。后面就得等有转园了才能进来一个。
我们二宝毕业那年,知道这所幼儿园又开了分院。
可是几年未见,怎么变化这么大,是孩子少的离谱,还是国家又有什么新动向(需要合并啥的)。
无论怎样,看到如今这一幕,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
不光这里。
我在这个城市也生活了有二十几年,曾经的好多记忆,好多过往,都随着这几年的拆迁、改建,在脑海中慢慢模糊。
国家可能希望这个城市越来越好,越来越整齐,越来越规范。
我们无能为力,唯有接受现实,趁脑海里还有印象,用文字把过往写下来,将来可以循着这些痕迹慢慢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