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很多的flag立起来,每天也有很多的flag倒下。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这个城市之中,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结束消散在风中。
这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每当被现实刺激,头脑一热,就开始立起来了各种各样的目标,但很快这些目标就被遗忘在了忙碌的生活里。
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会这样,但是都没有找到答案。
你也有同样的困扰嘛?

根据必要性,设定目标。
今天发现任正非在指定华为的发展目标的时候,并不是出于欲望,想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公司,也不是出于自身的能力,实现30亿营业额的目标。而是从“活下去”的底层哲学出发,根据必要性指定目标。
华为在94年提出“整个通讯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在96年进一步提出“致力于成为电子信息领域世界级领先企业”的目标,完全出于必要性。因为华为当年对电信领域的发展趋势判断是行业会越来越集中,最终只有三家左右的企业能活下来。如果是基于能力来设置目标,按照华为94年8亿人民币的营业额和96年26亿的营业额,这样的目标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所以我不禁问自己,我每天设定的目标,对于我来说是必要的嘛?
最近很焦虑,身处教培行业,看见在国家政策调整后的k12行业,很多之前在公司内的很多员工和基层管理者都面临着职业的重新调整,虽然自己所在的成人板块影响不大,但也在想自己的职业发展,想万一有一天失业了,自己要同时面临家庭的开支,面临房贷车贷怎么办?
都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我们都不喜欢这种被迫接受现实的处境。
从生存的角度思考,多点支撑的发展方式是自己生存下去所必须的,有一天,公司没了,自己需要拥有哪些能力与产品,才能保障自己有足够的基础应对变化呢?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写作计划,我不再把它只是当作一个工作之余的兴趣了,而且是自己终身发展的职业,就像很多作家一样,考写作也能够养活自己。
写什么呢?写如何做好自我管理,通过有完整的路径和心法让自己快速成为自己业务团队的top,这是第一次在“知识的行为艺术”这篇公众号上公开分享内容,希望通过在自己本职工作上的思考与行动分享出来,在帮助自己梳理思路达成目标的同时与更多职场人士一起修炼职业发展的底层能力。
所以坚持写作对于自己是在“活下去”的路上,必要的一环。因为在持续写的过程中,思行合一,反思的内容指导业务成长,业务的成长支持内容的持续产出。
很多时候,说好了减肥,但却没办法坚持,是因为不减肥,现在的身材也能够接受。因为当大部分人是不靠脸吃饭的。
思考一下,你所立下的目标,对于你来说“必须要”嘛?
目标的制定,不仅仅是欲望,因为想要完美身材的欲望,很快就会被每天坚持运动的过程消磨掉。
也不仅仅是出于能力,因为目前能力能够做到的事情,非常有限。
从生存发展的必要性出发,确定目标,去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
想要解决只管定计划,却不管完成的目标,除了从必要性出发选择目标,还需要打造系统,形成行动闭环;以及用一张纸记录目标,有看板有复盘系统。
参考内容:辉哥奇谭知识星球“目标力”,强烈推荐“辉哥奇谭”公众号及知识星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