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明心学十句经典语句,触动人心丨2022年度盘点

阳明心学十句经典语句,触动人心丨2022年度盘点

作者: 润泽园 | 来源:发表于2022-12-28 07:39 被阅读0次

    让历史照进未来,让良知照亮人生。

    年度盘点的第七期,让我们回到阳明心学,重温那些曾数次感动我们的经典原文。看一看,在2022年,有哪一句阳明心学的经典语句,曾经撞击过你的心扉?

    第1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行原本是个一。有真知,就有真行;没有真行,则说明也没有真知。行不出来,根本上是因为知之不真。

    比如,为什么人都知道不该说谎,却仍选择说谎呢?因为他觉得,与人交流要顾及自己的面子,也要顾及他人的感受,说实话伤人,说假话则你好我好大家好。

    因此,他内心深处的认知并非“不说谎”,而是“说谎挺好”。既然心里认为“说谎挺好”,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撒谎。

    这即是“知行本一”——有什么样的认知,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第2句

    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天地间的大道,本身是没有精粗的,而人们对道的认知却有深浅之分。

    阳明先生比喻说,这就像走进一间房子,有人能看见房子大体是个四四方方的样子,有人能看见房中还有几根柱子,而有人能看清柱子上有多少细微的花纹。

    然而,不管人如何看,房子只是那个房子。

    春夏秋冬的规律,千百年来,亘古未变。但人们对它的见解、体证有深有浅,这就形成了每个人道的层面。

    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人生社会同样有其规律,而我们对此规律的明白与体证的程度,就体现了我们的道行。

    第3句

    惟知责诸人,不知及诸己

    《阳明先生集要》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日,市中哄而诟。甲曰:“尔无天理。”乙曰:“尔无天理。”甲曰:“尔欺心。”乙曰:“尔欺心。”

    先生闻之,呼弟子,曰:“听之,夫夫哼哼讲学也。”

    弟子曰:“诟也,焉学?”曰:“汝不闻乎?曰‘天理’,曰‘心’,非讲学而何?”曰:“既学矣,焉诟?”曰:“夫夫也,惟知责诸人,不知及诸己故也。”

    这个故事大体是说,有一天,集市中有甲乙二人,闹哄哄地在吵架。甲说:“你没天理。”乙说:“你才没天理。”甲说:“你没良心。”乙说:“你才没良心呢!”

    阳明先生听了,便对弟子们说:“听之,讲学也”,你们听,他们在讲学。

    弟子说:“诟也,焉学?”他们在吵架,怎么是在讲学呢?

    阳明先生说:“曰天理,曰心,非讲学而何。”他们在讲天理、讲良心,不是在讲学又是做什么?

    弟子又问:“既学矣,焉诟?”他们明白这个学问,为什么还会吵架呢?

    阳明先生说,这是因为他们“惟知责诸人,不知及诸己”,他们知道天理、良知每个人都有,但是他们只知以此去苛求别人,却不知反求诸己。

    回想生活当中的许多烦恼,多数都是因苛求他人造成的,“反求诸己”,才是阳明心学真正的学问。

    第4句

    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陈九川问先生:“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我总是想把我这些私心杂念压下去,怎么做到呢?

    阳明先生说:“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这个念头怎么可以压下去呢?只要它正就好了。那如何才能让念头保持正呢?心正则念正,念正则事正。

    第5句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正所谓,“见物即见心,无物心不见”。平常闲居无事时,各种问题往往隐藏较深,不易发现。

    一旦开始待人接物、处理工作,种种的起心动念就会开始奔腾不息。如果观照功夫足够敏锐,就能看到自己纷飞的杂念,进而看到背后潜藏的不明和贪欲。

    所以,必须在事上磨炼。他人也好,工作也好,都是我们的“镜子”,可以照见我们心上的不明和贪欲。时时观省,通过事来磨炼这颗心,这就是“事上磨炼”。

    第6句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阳明先生说,古时候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为己”,也就是修炼自己。而今天一些学者则不然,学习是为了别人学的,成了知识的巨人,却没有在自己心上真正用功夫,岂不可惜?

    学习阳明学,也是如此。如若学在文字上,让他人感到自己很有知识、有学问,也能带来成就感。但是,如果没有持续地、不断地、深刻地心上用功,我们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困惑、烦恼、纠结仍会缠缚着自己,人生理想仍然难以实现。

    所以,学习经典的目的,是为了成就自己。学富五车,不如为善去恶。

    第7句

    金之在冶

    “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这段话讲的是,一个人面对苦难、挑战的时候,如何将苦难转变为辉煌?

    一块金子在冶炼炉中,经烈焰,受钳锤,就如一个人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忍辱负重前行。需要无比强大的心力,才能走过那一段黑障期。

    然而在别人看来,正为他高兴,看着这块金子成色越来越好,唯恐火力还不够,不能锤锻到毫无杂质。等到金子出炉的时候,已经成为一块纯金。这个时候,金子自身,也会为它经受住了挫折锻炼而喜悦万分。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在挫折面前拉大的,是在挑战面前拉大的。所以,我们说:对于君子,每一件事,都是好事。

    第8句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

    金到足色方是精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心中拥有无尽宝藏,都拥有一份“万镒精金”,等待我们去锤炼和开发。

    然而,阳明先生同时叮嘱:“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最重要的是金子的成色,而不仅仅是分两。

    最重要的是锻炼“成色”,成色才是那个本质。

    有了成色,不愁没有分两;但如果忘记成色,只去追求分两,那就是舍本逐末。所以,成色为体,分两为用,要在成色上下功夫、在心性上下功夫,那我们的人生事业会有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结果。

    第9句

    汝以不得第为耻

    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阳明先生年轻时科考应试,和他同场的一位考生因为没考中深感羞耻,而先生笑着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换作今天的话讲,就是:汝以不发财为耻,吾以不发财动心为耻;汝以不当大官为耻,吾以不当大官动心为耻。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格局境界不同,人生态度就不同。站得高,看得远。立志高远者,不以一时得失为念,方能顺逆境皆“不动心”。

    第10句

    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一位官员想请阳明先生来乡里讲学,疑惑地问先生:“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先生啊,您整天就讲良知良知良知,除了良知您还能说点别的吗?

    阳明先生回应道:“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阳明先生痛心于当时的人们轻看了“良知”二字,把致良知当作“光景”把玩,却不着实用功,因而以此种方式警醒这位官员。

    阳明先生讲,对于“良知”,本来是甚深的道理,可惜这个道理沦埋已久,故而“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是担心人们受各种不明与贪欲的障碍,无所切入,学不到心学的精髓,阳明先生才迫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然而,“但恐学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孤负此知耳”。但是又担心大家得之容易,反而不珍惜啊!大家觉得,“致良知很容易,不就是唤醒良知、然后再启用良知吗?这个没什么好学的,我回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良知做事情去了”。

    可是,如果我们的内心还被许许多多的障碍遮蔽着,还有许多错知错见、贪心贪欲保留在那个地方,良知又如何清明如镜呢?

    历史照进未来,良知照亮人生。致良知,是一生精进的旅程。

    2023,我们一路同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心学十句经典语句,触动人心丨2022年度盘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ga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