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钱德勒的书,421页看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冗长的人物名字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让我一度打算放弃,还好最终坚持了下来,看完了这精彩的小说。
书中讲述了大概是这么一个故事:主人公马洛是个侦探,有一天在俱乐部外捡了一个被一有钱女丢弃的落魄男特里,一来二去,两人结下了友谊,经常一起喝点小酒。后来那名有钱女子被人害死了,特里作为嫌疑人来寻求马洛的帮忙,请求马洛帮他逃亡。马洛这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不仅在警察的残酷审讯中坚持不泄露特里的行踪,还在特里疑似畏罪自杀后苦苦追求真相,力图还朋友的清白。最终,案件告破,真正的犯人畏罪自杀,还了特里一个清白;但同时也揭开了特里所要隐藏的秘密。而留给马洛的除了身体上的满身伤痕,就只剩下一段苦涩的回忆和孤独。
我很喜欢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见的特里是胆小的、怯懦的但却优雅的银发酒鬼,他值得马洛的一切的信任和爱。
而最后才发现,为了生活,他早已经不是了那个优雅的特里了,他锦衣玉食,满身飘香,风雅得就跟要价50块的娼妇似的。
这本书除了结局,值得一提的还有钱德勒写作的风格:整本书有很大篇幅的内容是游离在故事主要情节之外的。
就像这本书的推崇者村上春树序里所写:“钱德勒是个绕道达人、细节名人。”
关于“绕道达人”,印象深刻的是马洛为了找一位作家,一天之内拜访了三位医生的桥段。其中两位医生完全和主线无关,但是钱德勒描述之详细,包括了长相、动作、说活方式、性格,画面简直栩栩如生。我当初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重要人物,然而看到后面才发现:“噢,原来根本和你们俩没有关系啊,误会你们了。”
而“细节名人”则体现在他刻画人物上,比如书中描写一位警察:“脑袋秃得厉害,像大部分结实的中年男子那样,腰间一团滚肉。眼睛呈鱼肚灰色,大鼻子上破裂的毛细血管纵横交错.他正在喝咖啡,弄出很大的声响。粗糙厚实的手背生汗毛浓密,一撮灰毛从他耳朵里支棱出来。”就像村上春树说的:“寥寥几笔,让人有种目睹优秀画家现场素描的感觉。”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村上春树为这本书写的2万字的序,值得一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