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医》:大医精诚之践行者

《国医》:大医精诚之践行者

作者: 毛石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23:37 被阅读0次

从整体来说,《国医》是本看一眼就会爱上、看了就舍不得放下,看完后在脑中还有回响的书。从内容来说,这是本励志的个人成长史,家族兴衰史,中医发展断代史,还是本中医知识科普书,自学中医的指导用书。

《国医》是本非虚构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名叫陈万举,清末名医巢渭芳再传弟*子、针灸大*师承淡安门生。一生坐堂行医七十六载,攻克大量疑难杂症,治*疗病人数十万人。他自己到老眼不花、牙没掉,头发半白,九十六岁无病而终。

《国医》作者春桃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从事医务、文秘工作多年。《国医》这本书从采访到终笔,她前后共花了八年时间。这期间经历了口罩情况,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让作者春桃备受鼓舞,更坚定了创作这部作品的信心。

我也是一名中医爱好者,正在跟师学习之中,走中医师承之路。在读《国医》这本书时,书中内容经常触动到我。比如陈万举学医的初心,因为他崇拜范仲淹,喜欢范仲淹这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在多年的行医经历中,陈万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时刻都将病人放在心上,他自己定下规矩,诊断和扎针不收钱,只在中*药上稍赚取一点价差。对待穷苦病人更是照顾,有时还让病人住在自己家中,以解决路远病人来回折腾的问题。

从中医专*业角度来看书中内容,作者春桃的中医专*业功底扎实,表述准确,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比如讲述中医“司外揣内”的诊病方法时,她用卖西瓜类比说明,瓜贩怎么知道这瓜熟不熟、甜不甜、瓤儿红不红,他是通过“一看二拍三听”来判断的。中医诊病也是同样道理,以“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信息,通过“司外揣内”方法探知体内疾*病。

在中医学习途径上,当时陈万举的师*傅给他两本书,让他读懂弄通。一本是清康熙年间名医叶天士的《温病论》,一本是清乾隆年间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同时还告诫陈万举要学好中医并非易事,“非得经过一个漫长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才可能进入中医的大门,因为这与中医有着丰厚的哲学背景和文化底蕴相关。”这些内容对于学习中医路径来说至关重要,方向走对,路程才能快点走完。

中医是门医学也是门哲学,这里有我国传统文化蕴含其中,我们可以通过中医了解自己、了解自然,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相关文章

  • 大医精诚论

    《大医精诚论》之背诵版,学医之人必背! 原创 2017-07-10 妙音智海 妙音智海 大医精诚论 唐 孙思邈 学...

  •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 中华名粹

  •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的作者孙思邈 孙思邈是中国唐代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多病,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

  •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出自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 谈谈我在海南行医的父亲 虽然父亲节已经过了,但是某年父亲节时写《行医的父亲》,重读起,依然让此刻的我感动...

  • 大医精诚

    論大醫精誠第二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

  • 大医精诚

    2018.11.07,天门康城医院手术室迎来了第一位患者,这位60多岁的婆婆听力很差,医护人员与其交流相当的困难。...

  • 大医精诚

  •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出自唐代孙思邈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又名《千金要方》、《千金方》)的第一卷...

  • 大医精诚

    作为全科医学规培生的一员,我充满期待来到南昌市第一医院规培,家里人都对鼓励我在未来的三年中要努力工作,用心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医》:大医精诚之践行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ke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