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会告诉你们我写标题的时候连打了两个哈欠的。
哈欠可能是我们最奇妙的行为之一。从小的时候晚上一打哈欠父母就会叫自己赶紧睡觉,到后来上了学之后发现自己的同桌打了个哈欠自己也控制不住地也打了个哈欠,再到看见这篇推送里这么多哈欠早已哈欠连天……
>>>我也打哈欠了?我我我……不知道啊
我们大多数的行为似乎都是受自己控制的,我们知道自己刚才抬起了手,我们也能意识到自己走路。但是有的时候,你可能打了哈欠,但却并没有意识到。在我们的神经系统里,有一种神奇的神经元叫做镜像神经元。像它的名字一样,镜像神经元“镜像”了其他个体的行为,就像是照镜子。
尽管镜像神经元被认为与我们的无意识模仿行为相关,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它们跟打哈欠传染的行为可能并没有什么关系。2005年Martin等人的一项针对打哈欠传染的研究中,利用了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目前主要是运用在研究人及动物的脑或脊髓)来观察人们大脑激活的情况。
Martin等人录制了两种小视频,一种是打哈欠的,另一种被称为无法命名的舌头移动,这种移动是指张开嘴,舌头向侧面(脸颊)移动。
没错就像这样……惊悚
像图中这样难以命名的动作与打哈欠的时候舌头移动方式是相似的,但这样并不是在模仿打哈欠的行为。Martin等人发现,与观看单纯舌头移动视频的实验参与者相比,观看打哈欠组视频的参与者更倾向于打哈欠。同时fMRI结果显示,在模仿打哈欠行为时镜像神经系统并没有被激活。这就表明打哈欠传染是一种无意识进行的行为而不是模仿特定的行为模式。
>>>我的哈欠传染给你,是因为我们更亲密?
跟你关系最亲密的一个人是谁?是爸爸,妈妈,还是你无话不说的朋友?如果他们打了个哈欠,你会更容易也跟着打哈欠吗?Ivan和Elisabetta 通过一年的研究发现,越亲密的人之间打哈欠传染的概率越高。如果我们按照亲密程度排序的话,通常情况下与我们最亲近的人是亲属,其次是好朋友,然后是熟人,最后是陌生人。也就是说,假如对面正走过来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你跟着打哈欠的概率是10%;一个每次上课都坐在一起但是只是偶尔寒暄的同学打了个哈欠,你跟着打哈欠的概率是40%;而如果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你二叔打了个哈欠,你跟着打哈欠的概率可能是70%。
不过,如果你为了验证你们是否需亲密而对着身边的人猛打哈欠的话,可能结局不会那么理想……
>>>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哈欠着……你的哈欠
如果说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上了锁的房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有一把能够开锁的钥匙——共情。简单来说,共情可以说是与你共同感受着你的情感。有人将它比作“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Ivan等人通过为期五年的自然观察与分析,发现女性哈欠的传染频率更高。这进一步支持了哈欠传染是与同理心有关的(有研究表明女性具备更高的同理心)。
>>>从人到人,从人到狗,甚至从文字到人类
还记得这篇文章的题目吗?打哈欠传染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只有人类或者是高级灵长类动物特有的现象,但是2008 Ramiro等人发现,哈欠的传染也是可以发生在人和狗狗之间的。
Ramiro等人的实验参与者是29只14周以上的狗狗,它们共在两个情景中进行了这个实验,一个是实验情景,一个是。每个情景持续了5分钟,中间也有5分钟的间隔。在实验情景中,实验者们先是通过叫狗狗的名字来吸引它们的注意力,然后在狗狗们与实验员产生眼神接触时,实验员便做出打哈欠的动作并发出声音。在这五分钟之内,实验者反复进行这个流程。由于狗狗和实验员的眼神接触的数目是不同的,每只狗狗看到的哈欠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小编推测,当时的情景可能是这样的:
实验员:大黄!
狗狗抬头,内心os:你要干啥?
实验员内心os:啊大黄看我了快打个哈欠
实验员:“哈——欠”
狗狗内心os:他为什么要打哈欠,我为什么也这么想打哈欠……
狗狗:“哈——欠”
实验员:大黄!
狗狗内心os:怎么还来?
而控制情景中,除了实验员只做出张开嘴的动作并且不发出声音之外,其余的过程都与实验情景相同。
在实验情境下,有29只狗狗中的21只被实验员的哈欠传染了,它们在这五分钟内平均打了1.9次哈欠。而在控制情境和间隔中都没有狗狗打哈欠。这个实验说明,哈欠是能够从人传染到狗狗的。
打哈欠传染的机制目前还并没有完全确定,也没有十分有力的实验来解释为什么看见哈欠两个字就会打哈欠。很多的实验里对实验者自己的猜测进行了佐证,但是另一些实验中,又将这些假设进行推翻。所以,有关于哈欠这种奇妙行为的研究还在进行当中。不过有一件事情小编能够确定
小编现在已经打哈欠打得泪流满面了。
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