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好友们聊天,聊各种人际关系和观念塑造。
不知道哪一年,对人际关系有了突飞猛进地理解:人与人之间就是来人间一趟的合伙人。
彼此共同陪伴对方在这个人间能够顺畅,愉快地走一遭。
至于对方是不是一定要爱护自己关心自己,那倒不一定,合伙人嘛,只是为了合作愉快,而不是为了相亲相爱。
当然,某种程度上,这种理解会让人觉得不适应。因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数人告诉我们要有感情地爱这个世界。
所以把不亲密的同事同学以及其他人理性地当成合伙人,我们是能理解的。合伙人只要有利益,达成合作意识就行。
但是心里很难把父母,手足,亲朋,配偶,孩子在内心里列为合伙人的,因为这是家里人啊,是有感情,是讲爱不讲道理的地方啊,怎么能只有利益关系的合伙人来对待呢。
所以我们活得大部分时候牵绊不清,很多时候是委屈求全,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是阖家欢乐。但,因为有期待,必然有失望,有失望,必然伤害情感。
伤害情感这回事就和责任心一样,有的人一剑封喉,小事能伤到心肺,而有些人是毒药穿肠过,天塌了他们也等着高个子帮忙撑。
所以我们会发现,人与人沟通有时候真的很难,难在彼此不在一个频道,有人浪漫,有人理性;有人热情,有人木讷;当然更有人就是不愿意为你付出。
这时候如果我们不跳出来看自己,和看这段关系,就会被累到,伤到,没法说。
但如果,我们跳出来,以彼此是合伙人的视角来看待彼此的关系,你第一时间就会审视彼此的利益链在不在,而不是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只要共同在乎的东西还在,那就合伙人是合格的,自在的,可持续的。
如果彼此利益链变得无法统一,也大可不必为之感伤,散伙又何惧。
所以会发现,把人生所遇之人都当成合伙人,不过有些合伙人交情深,有些浅一些。
父母爱人朋友子女都好,是为了经营一个家阖家欢乐为基础的,如若有人违背这一共同利益基础,撤资或者改变经营方向都可,真有人要放弃,那也算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生一辈子这么短,为了这也伤心,那也费心,样样都要操心,属实累心,大可不必。
当然,合伙人也是要经营的,要维护的,要培养合作意愿的,只是,他们的言语行为,将尽量地减少了对自己的情绪消耗。
毕竟一个企业,合伙人最大的用处就是共同创造利润,而不是谈你我不相亲相爱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