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功的因素千差万别,而企业的失败,在很多时候是由于没有意识到事先应当做好所有约定。
回到小岛上,假设BC向A借鱼之后,不是在编织渔网,而是在研发对鱼群进行催眠的技术,假如研发的技术无效,这项“贷款”就无法给BC带来收益,同时A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贷给不赢利企业的那些款项浪费了社会储蓄,降低生产力,贷款人就会血本无归,只有实施顺利的商业计划才能弥补那些实施不利的计划所造成的损失。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具备良好记录的个人或者业绩记录良好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贷款金额。这点和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观点相似,选择良好企业或个人的借贷原则催生出更加健康的企业和更加强劲的经济。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商业贷款并非社会储蓄的唯一选择,还有消费贷款和应急贷款两种。
假设A不是借鱼给BC,让他们去织网,仅仅是满足借款需求,情况就会不一样。BC有了鱼之后,就可以去度假休息,未来几天再偿还A的鱼。但是,BC并没有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仅仅是为了娱乐,到还鱼的时候,就得减少吃鱼的份量,降低生活水平去偿还这笔贷款了。
是不是有点熟悉?
为了现在的一时娱乐,去牺牲未来的正常消费,而不是利用借款提高自身生产力,不正是信用卡这类满足日常消费的贷款。消费贷款如果不能提高产能,那这笔贷款无论对借款人还是贷款人来说都是一种大大的负担。
@pic.sogou.com
A拒绝将鱼当成“消费贷”借给BC,结果一周后,BC得了一种奇怪的水痘,一星期都不能去下海捕鱼。出现了紧急的情况,A才可以从自己的储蓄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困难生活贷款。(借款总额是不会超出储蓄总额的,如果上面借了消费贷,就没钱去应急了)。BC可以先吃这些鱼,康复后再慢慢偿还。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A知道这笔“应急借款”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很大,但还是借出去了。因为不借的话,面临的风险更加大,小岛可能由此损失了两个人,经济就会从此停滞不前。
凸显的一个尖锐问题是:在社会生死攸关之际,储蓄才是最重要的。像本次疫情,很多人没想到疫情会导致停工停产那么久,但固定成本必须付出,没有储蓄就很容易倒下。
通过A的借款,BC顺利制作出渔网,小岛的储蓄(鱼)逐渐膨胀起来,人们有更加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做有创意,有意思的活动。B这个时候考虑到,既然渔网可以扩大生产,为什么不能制作一个巨型的自动捕鱼器呢?但B发现,单凭自己无法完成如此复杂的项目,所以召集来AC,提议创立合伙公司,把自身的储蓄都拿出来共同去建造巨型捕鱼器。
这里有一个新的风险,把储蓄都拿出来去建造未知的巨型捕鱼器,有可能会失败。一旦失败,他们面临的是损失所有储蓄,要重新开始。但,追求更多是人类的本性。
最终,ABC成功把捕鱼器建造出来,每周至少自动捕捉20条鱼。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小岛的储蓄快速增加,ABC又建多一个巨型捕鱼器。在巨大储蓄下,他们有了更加多时间去实施其他计划了。于是,A开了一家服饰公司,B改善了岛上交通,C带来了冲浪的休闲活动。
@pic.sogou.com
发现没有,纵观人类发展史,也是在农业发展后,才逐渐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丰富的活动。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对于精神的需求才会越来越高(冲浪)。按小岛来讲,只有足够多的鱼,才有时间做其他事。
由此看出,储蓄不只提高个人消费能力,还是防止经济受到影响的重要缓冲器。假如小岛突然刮台风,巨型捕鱼器损坏了,ABC也有足够的储蓄去防止小岛经济的崩溃,可以迅速重建受损的资产。
@pic.sogou.com
每天3分钟,读懂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