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课外文言文《农夫耕田》颇为顺利,文章比较简单,学生翻译比较踊跃,然讲完文章后,有学生质疑说:“呼吸几下挖一锄,是不是太慢了?”我也觉得比较荒唐,又不是在青藏高原挖地呀,氧气不足,气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49621/2291deb920f28a4d.jpg)
我只能给学生解释说这是一则寓言,要能读懂它的道理,细节不能深究。其道理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49621/f1f3df337bb6b516.jpg)
1、农夫耕田通过描述农夫耕种田地的辛苦场景,比喻做事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才能做得更好。做事要掌握节奏,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的。
2、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践胜于说教,事非经过不知难,要学会动脑,不能快速否定别人的想法或做法,要学会实践。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49621/f559224e573cb144.jpg)
以下是《农夫耕田》的原文: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