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的第13章名为“在中产阶级家里做客”,讲述了作者受邀去了一家非洲的体面人家赴晚宴的过程与感受。文章用词生动,观察入微,较深入地就中产阶级话题引述古今说法与衡量标准,夹叙夹议指出中产阶级对于一个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满桌荤腥的惊艳晚宴
文章开头以接送作者的旅游公司司机“胡子叔”说出晚上的安排是到一户“中产阶级”家里赴晚宴,引出情节,接着描述了晚宴情景。言辞生动地描述了主人一家人热情迎接作者的到来,准备了“惊艳”的晚宴。
作者看着“迎面飞来的一大盘炸鸡翅,我约略估计了一下,大概有30只鸡丧失了上臂”、“马上又端过来一大盘烧猪肘,至少四只猪因此低位截肢”、“浩浩荡荡的烤鱼群前赴后继,牛肋排、羊肋排匍匐而来”。描写用词凸显了作者医生职业的特点。
“这一桌人满打满算不到10个,荤腥之物足够让两倍以上的人大快朵颐”“……一时间,房屋内焦香四溢,噼啪作响”。
晚宴谈话内容还提到非洲人向往到中国教授英语“赚钱”的细节,看着也较有意思。
中产阶级:有房子,有固定的收入,过上了自己认为体面的生活
在接送作者的胡子叔口中,今天接待作者晚宴的主人一家属于非洲的中产阶级人士。他的理由是:“女主人是个会计,有不错的固定收入,女儿和儿子生活也很稳定。而且那所房子也是自己的”,这样对“中产阶级”的描述让作者感到惊讶。
令作者更惊讶的是,胡子叔,一个受雇于旅游公司的司机,明显是工薪阶层,在作者的观察中是“从他每天到饭店接我们出发时,都要顺手牵羊从饭店前台的水果里捞走一个苹果的小动作看,他似乎并不很宽裕”,但是,“他很自豪地说,虽然这辆车是老板的,但我还是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
“看来,中产阶级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稀罕”。
作者态度总体是认同胡子叔的:“尽管他在打工,但他有房子,有固定的收入,过上了自己认为体面的生活,这就是中产阶级了”。
大家在这一刻是不是想起中国的房子问题呢,有点悲壮吧。还有,怎样算是过上体面的生活呢。
布尔乔亚的行为特征:我们具备吗?
文章对中产阶级这个词汇进行了说明:“中产阶级这个词的兴起,来自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那时被称为‘布尔乔亚’”,一般来说包括商人和工场主,再加上律师、医生、工程师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
他们通常身着整洁的衣服,精干称职,有安定的家庭环境,怀抱理想主义的希冀。独立自尊,爱慕体贴,受过良好的教育,讲求规则,敬业守时,为人一丝不苟,是中产阶级的特征”。
独立自尊,讲求规则,敬业守时?这样的品质我们自己具备吗?一个社会的人群具备这样的素质,怎么可能不是一个守法遵纪,和谐相处社会呢?
结论:挣脱炫耀资产的怪圈,实事求是但当起社会责任
文章引用了《孟子•滕文公》中的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翻译为白话文是:有一定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如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由于中产人群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因此,文章充分肯定了他们对于稳定社会,以及温和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作用。
文章结尾中肯指出:
“现在,我们要挣脱出这个怪圈。炫耀资产,当然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和来自社会的批判,不过不是炫耀,只是实事求是,才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未来需要更多的中产阶级,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网友评论